分卷(102)
作者:于欢      更新:2022-08-27 06:29      字数:4740
  王监军今日好像出去了。副将回道。
  出去了?王孝杰问道,去了哪儿?
  是,今日上元,好像是有亲眷来探望王监军了。副将道。
  王孝杰走出帐中望着旁侧漆黑的帐篷,眼里充满了疑惑,王监军的亲眷?李夫人不是去年就亡故了么,王氏宗亲又怎会在这上元夜跑到边疆来。
  这个王监军没有说,只说是亲眷。
  王孝杰再次问道:可有派人护送?
  副将摇头,王监军不让。
  糊涂,监军不让,你们不会派人暗中护送吗,他是圣人派来的,若出了事,就算是灭了吐蕃你们也担待不起。王孝杰怒道。
  末将知错。副将低头拉耸着肩膀。
  冷泉内有一处小镇,距离军营不到百里,镇中用高高的土墙堆砌起来阻挡风沙,偶尔还可以听见路过的驼铃声。
  一匹黑色的御马被拴在一颗老槐树下,烛光从小酒馆的窗口照射出,与满月的银光交汇于院中,窗内的人影对立而坐,因风的缘故,烛火闪烁,屋内忽暗忽明,其中一个人影忽然站起,但并未朝对方走去,随着起身迈步,窗口的人影便越来越大,吱~直到酒馆楼上临院的窗户被推开。
  一阵寒风涌入屋内,将桌案上那一盏灯烛卷灭,屋中便只剩窗口洒进的月光,推窗的人披着一件厚实的披风,但来时却只有一人一马。
  冷光照在她的身上,离窗口的地面便倒映出一个人影,微风卷起脑后的幞头系带与披风一起轻拂,如一个翩翩少年,对空惆怅。
  边境要起战事,你不在家陪亲族,独自一人跑到这吐蕃来...
  怎么?座上的女子开口打断道,来都来了,王侍郎要下逐客令么?
  王瑾晨回转身子,摇头道:我又非陇右的东道主,七娘也不是客,哪有逐客这一说。
  那不就是了,天下之大,还有我去不得的地方么?不等王瑾晨回话萧婉吟又道:再者,即便有,王侍郎管得着吗?
  王瑾晨望着萧婉吟桌前从洛阳带来的上元节面蚕、面灯与油锤,旋即抬手握住披风紧了紧披于身上,此地不同寻常,又逢诸国交战,若一旦战争打至此处,你一个姑娘家...
  姑娘家?萧婉吟再次打断,姑娘家怎么了,王侍郎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王瑾晨语塞,迈步走回桌前撩起公服的裙摆缓缓坐下,我与你不一样,我有苦衷,不得不来。
  圣人已派你监军一次,难道这第二次,不是王侍郎自行请愿?萧婉吟试着猜测反问道。
  我已入局,若圣人不答应,想要全身而退,谈何容易,我能做的,便是如来俊臣一般,不计一切代价,讨好天心。王瑾晨回道,是为君尽忠,也是为己求全。
  你想做什么?萧婉吟问道,难道战胜诸国还不够?
  圣人是一个有野心的帝王,若只是将骚扰之人驱逐,那不叫野心,隋炀帝时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圣人大概也想要,千官肃事,万国朝宗。王瑾晨回道。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萧婉吟喃喃道,你要做什么?
  王瑾晨夹起碗里的一块面蚕送入嘴中不准备回答,随后又盯着萧婉吟一动不动道:七娘到冷泉来,又是上元应节之食又是披风,意欲何为呢?
  萧婉吟坐转身子,王侍郎不用太多,妾不过是来答谢侍郎周全家族之恩的。
  那夜七姑娘不是当面道了谢么,王瑾晨笑道,可没听说有人谢恩,要追到千里之外的。
  萧婉吟扭过头,皱眉道:少打岔,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王瑾晨举着筷子楞了楞,旋即放下,我有预感,大周承唐,继贞观,国力已非立国之初,虽被四夷夹击,然却有必胜的把握。
  所以呢?萧婉吟仍旧不解她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王瑾晨起身走到她的身后,旋即弯下腰贴近耳侧小声嘀咕了一阵。
  长寿三年二月,武威道总管王孝杰于冷泉及大岭大破吐蕃与西突厥,灭敌三万。
  捷报刚传不久,朝廷喜庆的余热还未散去,边境又送来急报。
  洛阳太初宫
  灵州紧急军情,突厥可汗默啜率军进犯灵州。
  皇帝侧躺在龙椅上一言不发,来俊臣躬身立于殿陛下,开口道:细作先前来报,突厥可汗骨笃禄病亡,因子幼,其弟默啜便自立为可汗,想不到他的野心远不止突厥可汗。
  王孝杰刚击败吐蕃与西突厥,此时灵州又生乱...皇帝疑心道。
  圣人,来俊臣叉手,进言道:臣以为,默啜之所以举兵进犯灵州,是因为刚继任可汗,而汗位乃是篡夺其兄长之位,得位不正,兄有子,何及弟,故而民心未定,急需战争来赢得民心与收拢兵权。
  卿以为,此战该如何?皇帝问道。
  臣以为,大周休养生息多年,国力强盛,突厥经过分裂如一盘散沙,若派兵,必可一击即退。来俊臣回道。
  领兵人选,鄂国公如何?皇帝问道。
  来俊臣抬头,鄂国公曾领兵,臣以为可,臣还有一言。
  讲。皇帝道。
  此次诸国来犯,加上默啜,必然使朝野震惊,若让几位宰辅为其幕僚,便可让诸国知道陛下退敌之心,又或,贼寇闻之自退。来俊臣道。
  宰辅为幕僚?皇帝陷入思考,脑海中略过朝中诸相的身影。
  来俊臣又上前道了一句,检测臣子是否忠心,便要看他是否能够因君命而屈尊降位。
  长寿三年二月下旬,皇帝诏命鄂国公薛怀义为伐北道行军大总管,领兵讨伐默啜,又下旨进凤阁舍人苏味道为凤阁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为宰相,升李昭德为检校内史。
  都堂
  内侍高延福拿着皇帝的手诏进入宰相所在的都堂,问道左右看守的几个小吏,李内史与苏侍郎在否。
  小吏叉手回话,态度尤为恭敬,回内侍的话,两位相公今日都在都堂内处理公务。
  好。高延福遂拿着手诏进入厅内。
  厅中二相正在交谈,守真这一篇骈文写得当真是好,年少英才,可惜老夫没能及早遇见,这苏李之称,果不其然。
  李公谬赞,下官不过...
  相公,高内侍来了。堂吏步入内史所在的房中通报道。
  高延福?两个胡须花白的半百来人相顾对视。
  不等疑心持续,高延福便打着笑脸跨了进来,李相,苏相,可赶巧,二位相公在一块,省得小人再跑一趟。
  苏味道站在李昭德桌旁,李昭德见之便从椅子身起身,顺着胡须试探的问道:高内侍来此是来通传圣人旨意的?
  高延福将手诏拿出,陛下手诏,请二位相公接旨。
  皇帝自登基,政令皆由己出,李昭德于是与苏味道一同走出,屈膝道:臣检校内史李昭德恭请圣安。
  高延福将诏书展开,朕绍膺骏命,突厥默啜自立可汗,犯我大周边境,今命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并以检校内史李昭德为长史,凤阁侍郎苏味道为司马领兵退敌,平寇乱,关乎民生,望汝等勿负朕望。
  李昭德旋即大瞪着双眼跪直身子,长史?
  高延福见李昭德眼里似有怨气与怒火,便有些不悦道:怎么,陛下手诏,李相不愿接,是想抗旨么?
  李昭德本想说些什么,随后便被身侧的苏味道拉扯住,圣人做的决定从不会收回,如今还亲自下手诏,相公还是快快接下吧。
  李昭德扭头望着苏味道,旋即咬牙,叩首道:臣李昭德,领旨。
  高延福将手诏交予,此次突厥再犯灵州,圣人可是连发了好几天的火,东边战事刚停,北边可不能再出事了,圣人让李相担任长史,可见器重,望相公莫要辜负圣人的倚仗。
  李昭德板着一张脸只字不发,苏味道便上前拉扯着高延福,边境战事非同小可,我与李内史都明白,宰相随军可以镇军心定北境民心。
  是吗?高延福仰长脖子往后瞧了一眼,但愿内史能如苏相您一般想。
  半刻钟后高延福离去,李昭德盛怒之下差点将手诏甩出,是苏味道见之连忙上前握住其手腕这才将其制止住,相公莫要动怒。
  本官身为内史,是国朝的宰相,且你与我皆是举明经入仕的清流之官,如今竟然要给一个市井无赖打下手,做他的长史与司马?
  薛怀义虽然出身市井,但也曾为大周立下功勋,今又以国公的身份...
  他那是功勋吗?李昭德否认道,不过是做好了的膳食送进嘴中的罢了,且是由人送入嘴中,坐享其成。
  第136章 将相难和
  武安殿
  高延福离去后又命堂吏伏于都堂外的墙角窃听,随后便将李昭德与苏味道二人的态度与反应如实转告皇帝。
  皇帝闻之却没有感到丝毫意外,李昭德虽有才能,然其忠的却不是朕也不是大周,他忠的,是大周的前身,李唐。
  内史出身世家,又是明镜擢第的才子,读书人嘛,骨子里难免有些傲气。高延福随之替其解释道。
  若不能效忠,这文人风骨于朕又有何用。皇帝摇头道。
  高延福又顺势吹风,比起内史直言无惧的性子,苏相与娄相倒是有些相像,不骄不躁。
  娄师德是自谦,至于苏味道...皇帝背起双手,走到屏风前抬头仰望,若有所思道:处事模棱两可,则说明为人圆滑,君明,则臣明,君王昏庸,他也不会直言劝谏的,若说治国,朝廷是需要李昭德这样的人才,但是朕...
  长寿三年,三月初
  右卫军营
  鄂国公,三军已经清点完。
  薛怀义穿着一身戎装,一本正经的望着军帐中的沙盘,圣旨下达了好些日子,至即将拔营他也没有见到诏书里所提及的二人,李昭德与苏味道呢?他们不是圣人委派给我的长史与司马吗。
  副将叉手回道:出征日期尚未到,长史与司马身兼宰相之职,此时恐怕...
  什么宰相!薛怀义脸色大变,他们二人不过是此次行军的参军而已,突厥犯我灵州,大军出征在即,去将长史与司马叫来商议军务。
  副将不敢得罪薛怀义,只得叉手应道:喏。
  此时的李昭德为出征做准备才将朝政与国事转交给其他几位宰相,又让家中妾室早早备好了行囊。
  副将快马加鞭进宫,恰好碰见从大内出来的御史中丞来俊臣。
  二人本无相交,来俊臣瞧见后停下步子,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后提步追上前去,右卫中郎将怎走得如此急切?
  来中丞。中郎将止步,朝来俊臣极客气的拱了拱手,奉大将军之命前去叫长史与司马到军营商议。
  长史与司马?来俊臣故作疑惑。
  右卫中郎将便解释道:哦,是内史李昭德与同平章事苏味道两位相公。
  中郎将跟随鄂国公,应当知道内史与国公的过节,且内史身为权臣,此次出征却只作为从军的长史,屈尊于人,尚未出征,李相又怎能甘愿受人指使呢。
  来俊臣的话右卫中郎将并非不懂,来中丞,此事本将并非不知,然鄂国公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
  来俊臣点点头,李相公与鄂国公本就不和,若是一块商议指不定闹出什么不愉快,届时你这个传信人也要跟着一同倒霉。
  右卫中郎将听出了来俊臣话中的意思,遂上前,还请中丞指点。
  一刻钟后
  都堂
  相公,右卫中郎将求见。堂吏入内道。
  右卫中郎将?李昭德放下手中事务,有事吗?
  在一旁的苏味道听到右卫二字便提醒道:李公,鄂国公如今身兼右卫大将军一职,右卫中郎将突然造访都堂,恐是国公之意。
  苏味道提醒之后李昭德便当即道:不见,差人打发了吧。
  这...报信的堂吏有些不知所措,就这样回绝中郎将吗?
  李公,苏味道起身走到李昭德身侧,薛怀义毕竟是此次代北的行军大总管,他差人来访,李公还是见上一面吧,若他闹到圣人哪儿就不好收拾了。
  李昭德想了一会儿,皱眉不悦道:让他进来。
  右卫中郎将进入都堂,正座上的内史李昭德拉沉着一张老脸不动声色,只有苏味道起身相迎。
  见过二位相公。
  吴将军此次来?苏味道开口问道。
  中郎将走上前,鄂国公有令,出征在即,请长史与司马速到军营商议事宜,陛下既然命二位相公担任长史与司马成为鄂国公的幕僚,可见器重,还请二位尽心辅佐。
  苏味道本想说什么,半眯着双眼的李昭德突然开口,鄂国公有令,哪个鄂国公?
  右卫大将军、柱国、鄂国公薛怀义。右卫中郎将解释道,国朝如今授此封号的国公除了右卫大将军,还有能谁呢?
  老夫只知道宰相只辅佐君王,乃天子左膀右臂,一个国公而已,同为臣子,也敢让一国之相辅佐?李昭德的态度极为傲慢,毫不遮掩道:至于成为幕僚,他薛怀义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