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愈演愈烈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2-08-27 18:43      字数:4203
  报纸一刊登,达可儿纺织厂罢工事件,很快就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
  伦巴第王国政府很快介入了事件中,最先遭殃的就是米兰城几家新闻报社,负责人被政府新闻管理局请去喝咖啡。
  新闻报纸有揭露真相的责任,当然不报道也没关系,最多影响报纸公信力,不构成犯罪。
  如果存在利益交易,故意掩盖新闻真相,那就是犯罪了。
  现在全国各地的报社记者都来了,偏偏米兰本地报社没反应,自然要受到怀疑。
  毫无疑问,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也查不出来。既然敢帮忙掩盖,自然做好了准备。
  报社和企业之间一直都有业务来往,利益交易不一定是直接现金,分散在广告业务中,想要查清楚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说:米兰日报,报社早早把记者派得远远的,除了日常运营人员,几位主编都去维也纳休假了。
  高层都不在,记者又全部外派,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没有发现达可儿纺织厂罢工,似乎也情有可原。
  躲过了调查,不等于事情就结束了。对一家新闻报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公信力,没有了公信力谁还订你的报纸?
  很多聪明人已经醒悟了过来,这次路德维希二世针很可能不是在针对达可儿纺织厂。毕竟这样的大企业对伦巴第王国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万一倒下了造成大规模失业怎么办?
  国王也是需要考虑后果的,反倒是对国内的新闻报社下手,可能性更大。
  这年头掌握了报社,就掌握了舆论。路德维希二世想要巩固王权,把手伸向报社再正常不过了。
  这还是弗朗茨带得头,继位前就开始创办报纸。继位过后更不用说,现在奥地利的主流报纸,哪一家不受皇室影响?
  事实证明,这种影响是很有用的。在报纸上,皇室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起来。
  跟风者自然不少,现在还处于君主制巅峰时期,欧洲各国王室都掌控着权力,向舆论伸手再容易不过了。
  伦巴第王室是外来户,动作自然是慢了一步。经营了这么多年,现在时机成熟,把手伸向舆论再正常不过了。
  知道归知道,可是没有证据。明面上王室和报社没有任何关系,报社被政府警告,就是最好的证明。
  暗地里接受诏安是必然的,要不然这次的事情,也不可能这么容易过关。
  真要是想找麻烦,把广告业务当做利益交换,实际上也说得过去。价格骗不了人,查查广告费很多问题就明显了。
  路德维希二世的动作没有保密,远在维也纳的弗朗茨第一时间就受到了情报。
  这是伦巴第王国的内部事物,弗朗茨自然不会干涉。国王把手伸到报社,这只是一件小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件好得开始。在权力上,皇帝和国王站在同一战壕内,路德维希二世巩固王权的同时,也巩固了皇权。
  这一点,从维也纳的舆论导向就可以看出来。报纸几乎没有抨击国内几个国王的,就算是骂人,那也是逮着邦国政府骂。
  弗朗茨不关心路德维希二世要做什么,反而是达可儿纺织厂罢工事件,让他忧心忡忡。
  如果不能快速解决,很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这方面欧洲工人还是很齐心的,只要有人开了头,就从来不缺效仿者。
  “陛下,这是伦巴第王国传来的紧急电报。”
  侍女的声音在弗朗茨耳边响起,打断了他的思路。
  顺手接过了文件,初略看了一遍,弗朗茨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有乌鸦属性。
  “好得不灵,坏得灵”,刚刚才担心达可儿纺织厂罢工事件会引发连锁反应,现在事情就发生了。
  “改麦为桑”后,伦巴第王国的粮食就依靠国内供应了。相比产粮区,价格自然高了不少。
  意味着生活成本高,不等于工资也高。由于临近意大利地区,时常有意大利人过来打工,导致米兰地区的人工工资一直上不去。
  对比奥地利绝大部分地区,伦巴第王国的工资水平都处于低位水平。收入少,开销大,矛盾就产生了。
  达可儿纺织厂罢工事件只是一个缩影,伦巴第王国一直都是奥地利罢工次数最多的地区,没有之一。
  罢工是会传染的,受达可儿纺织厂罢工影响,周边几家工厂的工人也跟进了。罢工活动,正在伦巴第王国蔓延。
  放下了文件,弗朗茨:“通知内阁过来开会,把劳工部长也叫上。”
  危机还是爆发了,19世纪后期是经济高速期,同样也是劳资冲突最严重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罢工事件是频繁出现,某些资本家还直接用机枪向工人扫射,同样也有资本家被工人直接灭掉满门,总得来说就是混乱。
  后世的八小时工作制,就是这个时期,无数工人用生命才争取到的。
  受弗朗茨的蝴蝶效应,这个时空的八小时工作制来的更早一些,现在工人们争取的是待遇。
  尽管有《劳工保护法》,问题是大家的薪水待遇仍然不高。这不是政府能够决定的,只能靠工人自己争取。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价格。现在就是大家争取薪水待遇的时候,最终的结果怎么样,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劳工保护法》保护劳资双方的利益,工人可以提待遇,资本家也可以拒绝,谁也不能强迫谁。
  涉及到了利益之争,这场战争肯定会旷日持久。要不了多久,就不再是奥地利一家的问题,欧洲所有的工业国,谁也跑不掉。
  ……
  看到电报内容过后,匆匆而来的众人也顾不上休息了。达可儿纺织厂罢工的消息大家是知道的,但是这才过了两天,就蔓延到了整个伦巴第王国。
  现在参与罢工的人数,已经不再是最初那十来万,而是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
  弗朗茨:“电报你们都看过了,局势比我们事先估计的都严重。不光是伦巴第王国,奥地利其它地区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次全国性的大罢工,乃至于有可能是全欧洲的罢工,即将要出现。
  这种事情是挡不住的,我们能做的是尽快拿出应急预案,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劳工部向待遇较差的企业发出警告:如果他们不想面临大罢工,那么就主动提高薪水吧!
  告诉他们在局势失控前,政府不会干涉。万一局势失控了,谁的责任,就由谁来负责。”
  待遇较差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传统行业。新兴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对工人素质要求也更高一些,待遇自然不差。
  现在资本家要避免罢工发生,最佳的选择就是增加工人待遇。有多少资本家能听进去,弗朗茨也不确定。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是你停了产,竞争对手没有停产,要不了多久你的市场份额就没有了。反之,你也可以趁机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
  这是危机,也是机遇。人工成本上涨后,如果继续不思进取,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优胜劣汰的时代即将开始,在后面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日子就没有那么舒服了。
  费利克斯首相提议道:“陛下,要不我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给资本家们敲个警钟,免得有些人不当一回事。”
  弗朗茨犹豫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实很有效。只是人为干涉市场容易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这里面存在着一定风险。
  “可以先放出风声,让地方政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报上来。”
  再三考虑,弗朗茨还是决定先试探一下。这年头企业管理,那是相当的混乱,外人真的很难确定资本家的利润有多少,对人工成本的承受能力有多大。
  有些明明是暴利的行业,随随便便就能够赚钱,然而一样有人在赔钱,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管理混乱。
  管理混乱的企业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全社会普遍存在。
  这些企业的生存能力非常差,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能够赚钱全靠市场环境好、人工成本低、原材料便宜。
  其中任何一环出问题,马上就会出现陷入困境。现在奥地利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正常情况下这些企业都会被市场淘汰掉。
  被市场淘汰可以,却不能被行政干预给淘汰了,这是两个概念。
  弗朗茨可不想替资本家们背黑锅,明明是自己经营不善,却把责任推到政府头上,变成专家们口中政府干预市场的反面教材。
  ……
  达可儿纺织厂总部,年迈的老兰诺独自一人在叹气。罢工事件开始扩散,局势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一步,达可儿纺织厂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一旦处理不好,他幸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企业就完蛋了。
  对工人让步,让企业恢复生产?在消息传开之前,他还可以这么做。现在要是这么做了,就要考虑后果了。
  没办法,这次罢工浪潮是达可儿纺织厂引发的,如果再带头对工人妥协,势必会进一步刺激罢工浪潮,到时候得罪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利益受损的资本家,肯定会在心里给他们记上一笔。得罪了这么多人,还包括很多合作伙伴,达可儿纺织厂的未来,那真的是前途无“亮”。
  不妥协,现在这样工厂停工,每天至少都要损失上万神盾。这也就罢了,家大业大的达可儿纺织厂损失得起。
  关键是达可儿纺织厂的囤货不多,一旦库存销售完,要是没有商品及时补充,市场份额就要被竞争对手抢去了。
  对一家企业来说,短时间的亏损不可怕,可怕的是丢掉了市场份额。
  丢掉市场,或许只要一个错误决议;想要重新把市场夺回来,那就要看竞争对手答不答应了。
  小兰诺沉声说道:“父亲,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必须要做出妥协了。
  大不了事后再放弃一部分股份,拉拢更多的人进来,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现在这么拖着,除了增加损失外,对大局没有任何作用。
  现在罢工浪潮愈演愈烈,正在四处蔓延,或许还会超过1848年的那次大革命。”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小兰诺已经主张妥协了。不管那么多,先生存下来再谈其它。
  得罪了人,只要肯让度利益,一切都不是问题。资本游戏中,只要拥有足够的利益,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老兰诺徘徊了几步:“现在和1848年的情况不一样,看看工人们的表现就知道,米兰是不可能爆发革命的。”
  显然,老兰诺已经动摇了。米兰不会革命,不等于达可儿纺织厂就好过了。恰恰相反,这意味着他们危险了。
  伦巴第政府不会放任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为了稳定局势,作为风暴源头的达可儿纺织厂,很可能会沦为平息罢工浪潮的牺牲品。
  不要看他们规模很大,在米兰的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旦统治阶级下定决心,实际上他们连反抗之力都没有。
  停顿了片刻功夫后,老兰诺补充道:“让管理层和工人们谈判吧,必须分开进行。
  记住,绝对不能让工人抱成团,必须尽可能在工人之间制造矛盾。尤其是这些工人代表,事后必须要找借口开除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