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
作者:慕如风      更新:2022-08-28 17:04      字数:4152
  “啪!”
  只见张铁树又是一巴掌狠狠打了俞来娣的脸上。
  第372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你还敢狡辩!若不是你把娘气跑,娘能气得离家出走去找老四吗?我们家的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俞来娣被打得两边脸颊都高高肿起,脸上火辣辣的疼,她一脸委屈,哭诉道:“昨晚不是说好了娘去老四家,想办法将老四家的山庄给拿过来吗,你为何说是我气走了娘……”
  听到这话,张铁树脸都绿了,这么多人在场,他就是想辩解,都辩不了了。
  这个蠢货!
  居然把实话全说了出来!
  江余梅也是一脸震惊,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俞来娣,恨不得冲上去一把掐死这个蠢蛋!
  她辛辛苦苦演了半天的戏,结果这个蠢货一句话就把她给卖了!当初她咋会同意铁树娶这个又蠢又笨的人回来!
  众人闻言皆是恍然大悟,他们还以为江余梅真的被赶了出去,原来是见到张铁柱家的这个大山庄,眼花了,竟然想据为己有!这脸皮咋这么厚呢?
  张大民亦是气得不轻,指着江余梅和张铁树怒骂道:“张铁柱好歹是你的儿子,是的四弟,你们咋能这么没有良心!竟然联合起来想要坑铁柱家的东西,小心坏事做多了,遭报应!”
  李父李母气得胸前口剧烈起伏,跟着破口大骂,江余梅一家子,没一个好的!
  “果然是有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儿子!上梁不正下梁歪!”
  张铁柱虽是一早就猜出了老娘的心思,但是此刻亲耳听到,仍旧心中气得不行,瞬间便红了眼眶,李红香握住了他的手,“你还有我和孩子们。”
  张铁柱恍回神,冲李红香挤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恩。”
  好在他还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媳妇,四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有把他当亲儿子对待的岳父岳母,这人生也算残缺中有圆满。
  众人骂了江余梅、张铁树一家子一顿后,也纷纷散了去,但是江余梅一家子的名声在村子中变得更差了,几乎没有人家愿意与他们往来,生怕被江余梅家坑了。
  毕竟这一家子狠起来那可是六亲不认的。
  不像张铁柱一家子,敦厚老实,正义善良,有了钱做了老爷后,也没有那种大架子,更没有看不起谁,依旧和从前一样为人老实温和,有了好的种子或是新的培育方法都会免费传授给大家,所以上庄村里大家都很愿意和张铁柱家打交道。
  于是关于江余梅一家的传言也在整个上庄中传了起来,六亲不认,不孝,无情无义,尖酸刻薄,坏心眼等等。
  等后江余梅和张铁树意识到这一点后,已经是几个月的事情了,以至于后来张志山张志勇两人长大了,都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家的姑娘嫁到他们家来。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
  约摸十天后,徐朗终于来了,之前他本来就说要来的,后面因为有事而耽搁了,一直推迟了三个多月才带着人赶来。
  徐朗一身华美的蓝色锦衣缎服,手持玉扇,一副翩翩温润公子的模样:“柱叔,此前一直事务繁忙,未能抽空而来,没能参加上您这山庄的乔迁之喜,实是遗憾。略献薄礼,还望柱叔不要嫌弃。”
  第373章 考试【1】
  连阿玄那小子都要叫张铁柱为柱叔,他自然也得跟着喊了,不过这两年的买卖下来,与张铁柱也是打过好些次交道了,是个善良敦厚的老实人。
  张铁柱连忙摆手,“无碍无碍,徐公子您来了就成了,还带什么礼物。”
  一旁的叶来管家接过徐朗手中的礼盒,恭敬的站在一旁。
  看到叶来,徐朗温润的星眸中闪过一抹促狭的笑意,阿玄还真是舍得啊,竟然将叶来带到这穷乡僻壤之地给张铁柱家做管家,也不怕屈才了。
  张铁柱道:“徐公子,先进屋喝杯茶吧,休息会我再带你去看酱油。”
  徐朗一展手中折扇,轻轻摇晃起来,“无妨。柱叔,听闻你这里新建了一家罐头坊,我可以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张铁柱毫不犹豫的点头道。
  逛完了罐头坊的徐朗很是震惊和佩服,“柱叔,难道阿玄一直夸赞你,没想到你竟然能做出罐头这种食物,可以保存这么久的时间,而不会让食物的味道和香气变质,实在是太神奇了!”
  张铁柱乐呵呵的笑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
  当张铁柱解释完,徐朗眼里的震惊更浓了几分,没想到这罐头竟然是小锦瑟发明出来的,真不知道她那小小的脑袋瓜里装的是什么。
  别家的小姑娘这么大时,只知道干活或是刺绣,而她却是心思剔透,聪慧无双,可惜小锦瑟是个女孩子,若为男儿,将来必定能造福一方百姓!
  自从上次江余梅一家的心思在众人面前被揭露,大家对江余梅一家是厌恶至极,江余梅一家也没脸皮去张氏山庄门口闹了,计谋被看穿,再演下去,也没人会信了。
  岁月匆匆,大半年的时光眨眼便过。
  回春大地,万物复苏,入眼一片青翠。
  院落内,张志强张志文、刘二蛋三人坐在树下看着书,张玉秀坐在一旁绣着花,气氛静谧而温馨。
  “二哥、三哥、二蛋,你们已经看了一个上午了,休息一下吧。”苏锦瑟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过来,白皙清美的小脸上露出一抹明媚的笑容,就像是这春天的耀阳一般。
  “妹妹,今日你又给我们做了什么好吃的?”张志强放下手中的书本,一脸欣喜的看向苏锦瑟。
  “宝儿妹妹,你来了。”刘二蛋在听到苏锦瑟的声音时,就已经迎了过来,将她手中的食盒接过手,放在凉亭的木桌上。
  苏锦瑟将食盒中的吃食一一拿了出来,摆在桌上,笑道:“给你们熬了山药玉米排骨汤,以及几块酥饼。”
  张志强兴奋道:“哇!又有汤喝了!”
  张志文无奈的看了他一眼,“哥,过几天我们便要去乡试了,你得抓紧时间多看些书,不要总惦记着吃的。”
  张玉秀也放下了手中的绣活,清秀的脸庞上露出了笑容,“阿强,你可是哥哥,还比阿文大两岁了,可不要在乡试的时候被阿文比下去了。”
  张志强撇了撇嘴,“我本来学习就没有阿文好,被阿文比下去是正常的事情。”
  第374章 考试【2】
  起初的时候,他和阿文的学习还是差不多了,后面差距越来越大,不是他没有努力,而是他实在是没有阿文那么好的记忆力和悟性。
  所以渐渐的,他对学习也没有以前那么热衷。
  张铁柱对张志强也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并不是非要他考个功名回来,学不上就不学吧,能认识些字就行了,将来帮忙打理家业也不至于大字不识一个。
  刘二蛋的成绩和张志强差不多,两人半斤八两的。
  苏锦瑟唇角轻抿:“姐姐,你就不要说二哥了,依二哥如今的学识,将来不说秀才,考个童生还是没问题的。”
  张志强拿起一抹酥饼吃了起来,一脸得意:“看到没,妹妹都说了我能考中童生,那必定是能中的!”
  刘二蛋连忙凑上前,“宝儿妹妹,你看我呢?我能不能考上童生?”
  “二蛋哥,你只要再努力一把,也肯定能考上童生。”苏锦瑟笑道。
  这四年来,他们的学习天赋及悟性,她心中都有了解,刘二蛋和张志强两人属于中上的水平,考个童生没问题。
  而张志文就是属于尖子生了,天才学生那种,童生那绝对是妥妥的。
  “哇哦!我能当童生了!”刘二蛋兴奋不已。
  苏锦瑟正色道:“我是说有很大的机会,但前提是你们现在每天仍旧需要好好努力,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的。”
  “知道了。”刘二蛋乖巧的点头。
  自从山庄建成之后,刘二蛋的爹娘也成了山庄里的工人,每天吃喝都在山庄内,晚上才回自个家住,所以刘二蛋每天也会和他爹娘一起在这里吃了饭才回家。
  后来因为和张志强张志文一样,需要每天温书,为乡试做备考,三人又经常一起玩,感情十分要好,所以张志强兄弟二人便让刘二蛋跟着他们兄弟二人一起温书一起吃饭。
  这里的伙食比工人的伙食自是要好很多的,他们也不介意多一个人吃饭。
  苏锦瑟每天下午都会做点心或是熬些汤来给他们补身体,每次也都会刘二蛋做一份。
  张志强、张志文、刘二蛋三人喝过汤,又吃了酥饼后,便继续看起书来,张玉绣也继续做起衣服,二弟三弟几天后便要去乡试,她得给他们做一身新衣衫去,讨个好兆头。
  刘二蛋看了会书后,有些紧张而好奇的问道:“阿强,阿文,你们说童试会考些什么啊?”
  张志文从书本中抬起头,略显青涩的脸庞上带着一丝与年纪相符的老成:“童试的内容一般比较简单,只要你们用心学了,就不用担心会考不过。”
  苏锦瑟见张志文如此信心满满,便心知他此次考试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童试又称为童生试,一共有三个阶段,分别是县试,乡试,院试。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
  通过后进行由知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试、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再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通过了院试的则可以称为秀才。
  第375章 考试【3】
  总之考试是很辛苦的,所以这些天苏锦瑟也是每天变着花样给他们三个做各种好吃的,除了每天早上每人一个鸡蛋之外,还会给他们做包子、馄饨。
  中午吃过饭之后,下午也会给他们准备好汤和点心。
  这阵子在苏锦瑟的喂养之下,张志强三人不但没有瘦,反而还胖了一些。
  不过苏锦瑟见刘二蛋实在有些紧张,便宽慰了他几句,然后也给他圈了一些重点,估计哪些要考到,哪些是重点,便让他多记着些。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眨眼便到了童试那天。
  这天,张铁柱和李红香没有去干活,也没有去作坊巡视,而是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叶来打理。
  李红香一大早便做好了各种早点、糕点,张志强张志文两人也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后,吃过早饭,张铁柱便赶了马车送张志强、张志文、刘二蛋三人去县里。
  李红香、苏锦瑟和张玉秀以及二蛋娘、刘三妮则是乘坐了另一辆马车出发。
  张大民去年家里也购置了一辆马车,所以不用搭车。
  三辆马车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三家都出发得很早,天不亮就出来了,所以此刻赶到县学门口时,天才蒙蒙亮。
  此时县学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是家中父母陪同着儿子一起来参加考试的。
  苏锦瑟见时间还早,便下了马车,上了张志文的这辆马车,只见张志强张志文刘二蛋三人在马车点了油灯继续看书呢。
  苏锦瑟不由笑了,“二哥、三哥,二蛋,你们可以休息一会,闭目养神一下,放松放松精神,你们接连看了好多天的书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精神。”
  三人一听觉得有道理,便放下了书本,开始闭目养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