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御驾亲征
作者:黄小招      更新:2022-08-31 05:40      字数:2233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宋军在杨延朗、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辽承天太后萧绰、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北宋的都城东京,也就是汴梁。
  史书的记载是“急书一夕五至”,使得北宋的朝廷惊惶恐惧,赵恒也慌张不已。
  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他主张迁都金陵。
  枢密副使陈尧叟是四川人,提议迁都成都。
  他们主张用躲避辽国的办法,应付辽国的入侵,当然,迁都前往他们的家乡之地,那对他们自然是最好的!
  赵恒本来就无心抗敌,惶恐不安,听了他们的迁都建议,不知道该不该迁都。
  只有身为宰相的寇准与毕士安坚决主张抵抗,反对迁都!
  赵恒问他们的意见时,王钦若、陈尧叟二人正好在场。
  寇准心里明白,迁都之议就是他们提出的,当下却假装不知,厉声说道:“谁是替陛下筹划这个计策的人?他的罪可以杀头!现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将和文臣都很团结,如果您亲自领兵出征,敌人自然而然就会逃跑。不这样,那就出奇兵打乱敌人的计划,坚守阵地消磨敌人的士气,使敌人困乏疲惫。从疲劳和安逸的敌我形势来看,我们有必胜的把握。为什么要抛弃太庙太社,到楚、蜀这样边远的地方去呢?问题在于人心崩溃了,敌人乘势而入,天下还能够保住吗?”
  寇准的坚持,阻止了妥协派逃跑避敌的主张。
  他为了消除王钦若等人对赵恒的影响,把王钦若从赵恒身边调到天雄军前线去防辽兵。
  寇准根据探子到前线侦察情况,制定出了一套抗敌方略:“目前敌人已至深州、祁州以东,我方大军在定州及威虏等地,东路别无驻军。应一面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派孙全照指挥,遇敌掩杀;另一方面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报告敌情。这样就可以振奋军威,安定人心,打乱敌人的军事部署,并可与刑州和沼州的军事据点构成犄角之势,以便攻守。万一敌骑南下攻人贝州,即应增援定州,向东北进攻,牵制敌人后方,使敌兵不敢纵深作战。”同时寇准特别强调指出:为了鼓舞士气,争取更大的胜利,宋真宗必须渡过黄河,亲临前线!
  寇准一方面同妥协派斗争,一方面积极备战。
  他派人到河北把农民中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发展民兵队伍,并规定:河北民兵杀敌,所在官军应给以声援;民兵中有杀敌立功者,同样给予奖赏。
  另外还派人携带钱物慰劳河北驻军,并出银30万两交给河北转运使,用来收购军粮,充实军资。
  十月,辽兵攻下祁州,向东南推进,经贝州,直扑澶州城下。
  这样一来,不仅河北大片领土陷入敌手,而且仅隔一河的都城汴京也暴露在辽国骑兵的威胁之下。
  面对如此局面,只有坚决抗敌才是惟一的出路!
  赵恒在寇准的督促下,终于决定亲征。
  但朝廷内仍然有不少人对抗敌没有信心,甚至当时的另一名宰相毕士安也以自己抱病在身,以及太白星白天出现对大臣不祥为借口,不愿随驾北征,并对寇准促使赵恒亲征说三道四。
  寇准力排众议,主张皇帝亲征,使得赵恒让雍王留守京师,自己起驾北上。
  公元1004年十一月二十日,赵恒从开封出发,并命李继隆、石保吉担任驾前排阵使。他行至半途,传来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死的驿报。
  赵恒便命随行的参知政事王旦赶回去负责留守东京。
  行前,王旦问:“十日不胜,何以处之?”
  赵恒沉默良久才说:“立太子。”
  他此行忧心忡忡,不知道是生是死,所以,他的车驾不快。等行至韦城时,辽军日益逼近的消息,像雪片似地从前方飞来。
  臣僚中又有人劝赵恒到金陵躲避敌锋。
  胆小的赵恒又动摇起来,想着躲到金陵去。
  寇准懂得把握军心民心和“取威决胜”的军事法则,当下提醒赵恒,说,在大敌压境,四方危机的情况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
  他明确指出,进则士气备增,退则万众瓦解!
  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也支持寇准的意见。
  赵恒无奈,只得继续前进,车驾终于北行到达澶州。
  澶州,黄河从澶州流过的,将澶州城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渡过黄河,就真正面对辽军了!
  辽军已抵北城附近,赵恒不敢过河,只愿驻扎在南城。
  寇准力请渡河,要皇帝鼓舞士气。
  赵恒犹豫不决。
  寇准对高琼说:“太尉承蒙国家厚恩,今日打算有所报答吗?”
  高琼说:“我是军人,愿以死殉国。”
  他和寇准商议了一番之后,便一同去见赵恒。
  寇准对赵恒说:“陛下如果认为我刚才的话不足凭信,可以问问高琼。”
  还等赵恒开口,高琼便说:“寇准的话不无道理!随军将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师,他们不会愿意抛弃家中老小随您迁都而只身逃往江南的!”
  他说完,便请赵恒立即动身渡河。
  枢密院事冯拯在一旁呵责高琼对赵恒鲁莽。
  高琼愤怒地驳斥道:“你冯拯只因为会写文章,官做到两府大臣。眼下敌兵向我挑衅,我劝皇上出征,你却责备我无礼。你有本事,为何不写一首诗使敌人撤退呢?”
  冯拯被反驳得哑口无言。
  高琼命令卫士把赵恒的车驾转向北城行进。
  赵恒再次无奈,只得渡河。
  当他渡过黄河,黄龙旗在澶州北城楼上一出现,城下北宋的兵民立即欢声雷动,气势百倍!
  声音都震撼到了另一黄河边上的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