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作者:珊瑚与夏天      更新:2022-09-03 09:33      字数:4588
  殷陶和十三一向结伴,九爷也同十爷站在一起。
  扎完帐篷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准备用膳,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个像样的操作间同样也会大打折扣。
  康熙出门并没有带上御膳房全班人马,东西六宫内的小厨房人手更是没有跟着出来,如此一来,对膳食的需求大大高于了供给,有好东西也只能先供着康熙那边。
  殷陶和十三的饭菜也是等到许久才送过来,只有简单的肉汤,馍馍、熏肉和一小碟酱菜。
  殷陶和十三正打算用膳之际,外头有个小太监捧着食盒过来,说是苏麻喇姑给十二阿哥送来的。
  康熙对儿子们一向提倡的是挫折教育,类似“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那种,光看这凌晨三点的上书房开课时间就知道。
  苏麻喇姑跟着太后在前头,待遇比殷陶他们好得多,送来的饭盒里不光有莲子百合粥,还有糕饼和点心。
  殷陶肚子里都空了,十三也饿了,两人干掉了两盘子点心,又把一罐子粥都喝尽了,就连味道略敷衍的熏肉和酱菜也用了个七七八八。
  就这么赶了几天路后,终于在这日的黄昏之前抵达了盛京行宫,也是被后世称为“沈阳故宫”的地方。
  康熙这次出门,除了打算来盛京拜谒祖先陵墓外,就是要去塞北会见蒙古各部族。
  此番来到盛京行宫,自然是要停留几日整理一下再赶路。
  这是殷陶穿越后第一次出远门,且盛京行宫不比紫禁城,并没有那么多要求和规矩,殷陶私心想要出去逛逛,领略一下几百年前的风土人情。
  可他和十三都是第一次出来,对于出门在外的章程说是一抹黑也不为过。
  四爷和太子都不在,但好在五爷在。
  五爷也是跟着康熙出过几次门的,知道的事情可比殷陶和十三都要多多了。面对着特地过来寻他的殷陶,五爷十分热情而有耐心地给殷陶做了讲解。
  “今天是咱们到行宫的第一天,按例,晚上是要陪皇阿玛一起用宴的。明儿上午咱们要陪皇阿玛去谒陵,后日的话,皇阿玛要接见地方官员。等到后日一早,若是皇阿玛没什么旁的吩咐的话,大抵便能去城里玩一玩了。”
  按着规矩,来到行宫的第一餐是要跟康熙一起用宴,可殷陶等人在准备好宴席上等了许久,康熙一直都没有来。
  但这不妨碍殷陶的好心情,皇帝过来一趟并不容易,这边行宫大师傅几乎是使尽了浑身解数,菜色均是上佳,跟前几天风餐露宿相比,简直不要吃得太好。
  没有了康熙在,用起饭菜更是自在些,就连羹汤也尝着更是香甜了几分。
  殷陶只觉十分满足。
  殷陶在昨晚用宴时候并未遇上康熙,却在第二天清晨时候便见上皇帝本人。
  这几日早睡早起惯了,生物钟一时难以调整。殷陶这日起了个大早,去探望苏麻喇姑的同时顺便给太后请安。
  殷陶出门时正巧遇上了十三,两人便结伴过来太后这里。
  此时的天还没亮,但太后殿内已是灯火通明,想来太后也是一大早起来预备着接待过来请安的小辈们。
  说起来,太后都这个年纪了,赶路过后还要这般早起也着实不易。
  殷陶和十三走进正殿,发现随驾出门的几位嫔妃都已经在。
  太后怕吵,也不愿意插手康熙后宫中事,之前在宫里头时候,嫔妃们一般都是不去给太后请安的。
  这事也很好理解,嫔妃们去给太后请安是为了示好,也是为了让太后舒心,若是过去请安反而打扰太后,叫太后觉得不舒服,那么这请安自然就不如不请了。
  但这毕竟过来盛京行宫的第一天,按着规矩,嫔妃们是必须要过来太后这边报到的,同样,几个皇子也是一样的想法。
  这次康熙带出来的几位嫔妃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一宫主位,像惠妃、宜妃、德妃等人都是皇子生母,倒也没什么可避讳的,太后便没有叫人把屏风搬来,于是皇子嫔妃便满满当当挤了一屋。
  殷陶过来太后这边不久,康熙便到了。
  康熙坐了下来,询问了太后身体情况和吃住是否顺心。得知太后这一路上睡得不好,还特地看了太医写的脉案和开的安神方子,并吩咐魏珠去开库房,将太后的一应熏香被褥都换成太后惯用的,行宫上下万不可丝毫怠慢太后。
  康熙这是在太后面前尽孝心,台下坐着这么多人,总不能叫他一个人表演。
  康熙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了一片或高或低的赞扬之声。
  康熙被嫔妃们捧得心里舒坦,再看了看已经长成的一众皇子们,心里更是高兴了几分。
  老大胤褆器宇轩昂,骑射俱佳,不失草原巴图鲁风范;太子、老四、老八留在京中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为他分忧不少。
  老五、老七虽说平庸了些,但胜在听话;老九和老十虽然不大靠谱儿,但好歹也没惹出什么大麻烦来。
  十四几个年纪小,看不出品性,但应该也和十二、十三一样,都是心地纯良的好孩子……
  想到这里,康熙突然想起了十一那孩子。
  十一从小身子骨不好,作为一个阿玛,最希望的就是孩子健健康康长大,是而他从来不敢给十一太大的压力,也很少查问他的功课,更多的是向太医询问他的身体状况。
  可十一那孩子却又是个要强的,即便身子不好,读书写字却丝毫不落人后,甚至比十二和十三更要强上一些。
  想起之前十一在得知此次不能随行时候失落的神情……康熙抬眼往皇子那里看去,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了殷陶身上。
  紧接着,殷陶便收到了来自康熙的点名:“十二阿哥。”
  殷陶听了这话立时站了起来,恭敬应着:“是。”
  “朕记着,十一前几日身子不好,太医说是有些思虑过甚,有几天没去上书房念书了。如今怎样,可好些了么?”
  面对着康熙如此询问,殷陶感觉头都大了。
  十一身体并没有什么问题,那几日不去上书房念书主要还是心病。康熙对十一哥的身子素来是上心的,想必也已经看过了十一的脉案,知道十一这“病”在心不在身。
  不光康熙知道这事原委,在坐的一众兄弟们也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不叫十一跟着出行的决定是康熙和宜妃定下的,如果他回答十一心情不好心存怨怼,那是绝对不行的。
  但如果他说十一心情好,吃好喝好走路带风,同常人无异,那就是在撒谎,也是在欺君。
  眼下这么多人看着,有十一的亲哥五爷、九爷,有十一的亲额娘宜妃郭络罗氏,上头还有太后一直担心地注视着自己,要是他这会儿说话不当把康熙惹恼了,再给十一造成不好的影响,以后还要不要跟这些人好好相处了?
  这问题实在太难回答了,其实他在出行前就预料到最近可能要跟康熙接触不少,是而早早复习了功课预备查问,就连今天清晨起床也没有放松功课,保准康熙不管是文试还是武试都能轻松应对,不至于在众人面前丢丑。
  可没想到康熙出的是生活问题!
  他平常可没招康熙什么,为何皇上要在这种情况下如此坑他呢?就算是问十一的亲哥五爷也比问他强啊!
  方才还有说有笑的大殿突然之间安静极了,宜妃抓着手帕的右手都紧张得暴起青筋来,五爷也仿佛座位上有钉子一般坐不住了。
  全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殷陶身上,只等着看他如何作答。
  27、过关
  在满屋子人的注视当中,殷陶朗声开口。
  “十一哥前几日便去上书房了,可见身子已无大碍。他心中一向最是仰慕皇阿玛的,只恨自己身子骨不好,不能跟随侍驾。”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十一仰慕康熙这话,从旁人口中说出来更容易叫人相信。
  殷陶这话首先点出了十一已经过来上书房上课,情绪也无大碍,是对康熙问题地正面回答,后面几句算是对问题的有效拓展。
  “但好在十一哥聪明,知道人各有长,凡事不能强求,听说皇阿玛准备修订《律吕正义》,这几日正在音律和文字上下功夫,希望将来能为皇阿玛分忧一二。”
  殷陶这话倒也不是假的,十一也是前几天便意识到了自己身体素质和诸位兄弟有很大差距,打算往三爷的那个方向发展了。
  只不过三爷骑射也是一等一的,只是因为看康熙更重视文治,这才一心向文,十一却是没得选。
  康熙听了这话后笑着打趣道:“十一是个好孩子,素日里最是勤奋好学的。朕看你和他关系虽好,却不见你怎么向他看齐,你但凡能有他一半的勤学上进,朕也就不用为你操心了。”
  殷陶:……
  您还担心过我吗?没看出来啊!
  但话不能这么说,殷陶只得稍稍低了低头作不好意思状:“都是儿臣的不是,叫皇阿玛操心了。”
  宜妃放松地将后背又靠在了椅子上,五爷心中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九爷有些诧异地看着殷陶的脸,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为什么十二的嘴就能如此伶俐?每每都能把皇阿玛哄得高兴。
  他家五哥见了皇阿玛一向是怂,若是十二能把自己的口才分一半给五哥,五哥也不至于见了皇阿玛次次都舌头打结了。
  关心完第二代又轮到了第三代,康熙转头又跟惠妃问起了直郡王家小阿哥的事情,气氛转而又轻松了起来。
  殷陶松了口气。
  谢天谢地,又过了一关。
  给太后请安过后,宜妃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方才十二阿哥在康熙面前很是向着十一说话,还叫十一得了康熙“勤奋好学”的评语。
  说起来,即便平常在阿哥所里,十二也对十一照顾有加,若是康熙赐宴那晚十二没有执意宣太医过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可见十二也是真拿十一当兄弟的。
  想到这里,宜妃对殷陶的感激之情又多了几分,她想了想,对着身边大宫女春熙吩咐道:“十二阿哥眼下也已经十四了,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想当年皇上像十二阿哥这么大的时候,连孩子都有了。行宫之中的宫女一向充盈,你给十二阿哥挑两个容色好一些的送去吧,也省得小阿哥们不上书房常日里寂寞。”
  也算是感谢十二这几次对十一仗义相帮的情谊了。
  春喜对着宜妃称是道:“娘娘仁善。这行宫里头的宫女多年不见天颜,若是一朝得了十二阿哥喜欢,还能跟着回京中享福,可不是要对娘娘感恩戴德么!”
  将来必当对宜主子死心塌地,愿意帮她们娘娘传递消息也未可知。
  宜妃笑了笑:“就你嘴甜,行了,先别废话了,快去安排吧。”
  不远处的衍庆宫内,宜妃的人刚刚挑走了宫女,佟佳氏便得了报信。
  原本正懒散歪在贵妃榻上看话本儿的佟贵妃,听了这话立时便直起了身子来,冷哼一声,道:“郭络罗氏倒是个惯会讨巧的。”
  给十阿哥和十二阿哥安排宫女之事,皇上当初明明是交待给了她做的,后来她叫万琉哈氏过去说了这一节,叫她回去问问十二阿哥。
  后来万琉哈氏给她回话,道是感谢娘娘替十二阿哥操心,十二阿哥说自己年纪还小,暂时还不需要,想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功课之上。
  佟佳氏觉得这话倒也说得不无道理,十二阿哥是腊月里头的生日,年纪还能往小里再数一岁,再等等也是无妨的。
  如今在行宫之中没那么多规矩,宜妃胆子也大了,知道皇上喜欢十二,就这样子赶前赶后的给十二阿哥张罗,就是为了博得皇上关注。
  佟贵妃沉下脸来,也叫自己身边的姑姑去挑了两个容色姣好的宫女,即刻给十二阿哥送了过去,不想在皇上面前再赚什么埋怨。
  给太后请过安后,康熙便带着一众皇子出了行宫,一路向北,前赴昭陵拜谒。
  出门之时,大家都很严肃,殷陶倒也没觉察出什么来。
  等到从昭陵归来之时,大家便放松了下来,就连康熙在途中也下了车子,陪诸位皇子骑了好一段时间的马,还顺便打趣了十三等人几句……
  也是在此时,殷陶敏感地觉察出了大哥直郡王的不同。
  直郡王近段时间沉默得厉害,即便被康熙点名说话也一直没什么精神气儿,跟之前那个意气风发的自信皇长子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