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蒙古兄弟的款待
作者:
费虚 更新:2022-09-03 14:00 字数:4341
袁世凯想来想去,东北直接用于北洋海军上头的军费开支必定是相当惊人的,加上东北剩余财税上缴中央之后,陆军部仍然要下拨东北目前三十个师军费,而东北目前自身也有警察部队等需要自留一部分款项,光是东北海陆军这一块,就占了不少。
袁世凯也没有什么借口让东北这三十个师的兵力裁撤一部分,这三十个师看似多,实际上驻防区域包括东三省、外东北、伊尔库兹克、内外蒙,加上山西与陕西,甚至将来还要包括远东部分,这三十个师还不够。
关键就是地域太过庞大,驻防起来压力不小。
这三十个步兵师还基本都是甲种师编制,尤其是那几个教导师,简直就是堪比日本的王牌师团。
这便是东北军在中俄战争之中所获取的好处,什么军事上的编制什么,都要优先给东北军。
现在李安生又要打造大海军,说不定是与程德全串通好的,东北直接拨款给北洋海军,两江直接拨款给南洋海军。
不过,任凭你李安生如何取巧,总不见得将东北的财政收入都投入到海军上头吧?
是李安生自己说的,准备将国税与地税分开,哪怕地方强势,要分中央的国税之权,但是总体上的数目总归是有一个底的。
一直倾向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的袁世凯容不得有相对独立的地方税收体系。他一直打算取消地方自治,取消国地税收划分方案,仍实行中央政府统收统支的旧财税体制。
但是现在李安生跳出来支持国地税收划分,那么他也只能点头认同。
最起码,在如今地方强势中央式微的情形下,似乎国税分家是件好事情。
如今地方分权思想日益流行,表现在财政方面,则是主张增加地方收入(如田赋等项应划归地方),增加地方政费(如内政、教育、工商诸费全归地方)。
先前一直在讨论分税,袁世凯倒不是怕中央吃亏,反而是怕地方由于中央收税过多,而产生逆反,从而引发战争。
民国初建,标榜实行“立宪政治”, 中央与地方不能不编制国家预算和地方预算, 而编制预算, 又不能不首先确定国家和地方财权的划分和收入的来源。
但在民国建立之初, 时局动荡, 旧章既已废除, 新制尚未建立, 中央财政困窘, 实行分税制既必要又步履艰难。
为给所谓的“自治行政”装点门面, 唐绍仪内阁一直在琢磨《国家税和地方税草案》。
根据袁世凯的了解,这个草案中,属于中央管理的国家税收计有: 田赋、盐课、关税、常关、统捐、厘金、矿税、契税、牙税、当税、牙捐、当捐、烟税、酒税、茶税、糖税、渔业税共十七项。
属于地方管理的地方税收计有:田赋附加税、商税、牲畜税、杂税捐、粮米捐、土膏捐、油捐、酱油捐、船捐、店捐、房捐、戏捐、车捐、乐户捐、茶饭捐、饭馆捐、肉捐、鱼捐、屠捐、夫行捐、其他的杂捐杂税等二十多项。
将新设的国家税有: 印花税、登录税、继承税、营业税、所得税、出产税、纸币发行税。将新设的地方税包括: 房屋税、入市税、使用物税、使用人税、营业附加税、所得附加税等。
分税制作为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已为西方列强广泛采用,反映到财政管理体制上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
许多国家一般都是采用分税制的办法来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的。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的真正涵义在于中央与地方财政自收自支、自求平衡。
袁世凯何尝不想以实现真正民主的名义,将中央财政尽可能的强化,削弱地方。
但是,唐绍仪内阁脑子都不太好用,给所谓的民主冲昏了头脑,别说是地方野心家,比如他最为忌惮与欣赏的湖南谭延闿,就连一向致力于推动真正民主的李安生也接受不了。
按照那个该死的草案,只怕地方财政完全无法满足基本所需,要是和平时期,或许还没有关系,可是如今是地方都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无论是地方政务还是基础工程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这就是袁世凯比较悲哀的地方,他对不识时务坑害他名声的唐绍仪内阁是越来越不满意。
如今李安生主动提出实行分税制,倒是让他喜出望外,既然对方能在他面前提出来,那么必定说明一点,这是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李安生拿出了一本薄薄的册子,大概就是所谓的分税制草案了。
“……省收入者,有营业税、土地税(由县市分得15%-45%)、房屋税(由县分得15%-30%)、遗产税(由中央分得15%)、所得税(由中央分得10%-20%);院辖市收入者,有土地税、房屋税、营业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行为取缔税、所得税(由中央分得20%-30%)、遗产税(由中央分得25%);县级或省辖市收入者,有土地税、房屋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行为取缔税、所得税(由中央分得20%-30%)、遗产税(由中央分得25%)、营业税(由省分得30%)。……”
袁世凯粗略的看了一段,这才明白,李安生是打算不搞什么一刀切,而是根据中央与地方所需,合理的安排分税。
要是不合理,只怕地方都敢截留国税部分,甚至是直接将国税部分偷偷地转移到地税部分。
语气倒是引起不堪甚至是内战,倒不如将税彻底分了,国税归国税,地税归地税,然后国税与地税中的部分,由中央与地方分享。
这个就看各个地方的情形,无论如何,地方还是能够避免全盘给中央卷走大部分,余下的自身发展满足不了的情形,中央也不会分的太少,或者太多。
袁世凯眼光毒辣,一看就知道,基本上中央跟地方是皆大欢喜,只是对东北这样的农业税大户,两江这样的工商税大户有些不公平。
怪不得李安生提出由东北直接拨款给北洋海军,两江直接拨款给南洋海军,如此一来,就大家都不吃亏,省的争来吵去。
他不住的翻看着这本小册子,脑子里头反复思量,心里是认同的,但也要防一脚,李安生有没有设置什么陷阱。
众人都席地而坐,远处都是零零落落的蒙古包,牧民在烤着黄羊,火架上发出滋滋的声音,柴火哔哔啵啵,不时的有羊油滴到火中,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
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锡良作为主人,亲自用银刀在烤架上的黄羊上头,用刀子轻轻的划出道道,不时的有血丝渗出来。
在场有很多南方来的朋友,故而,他也撒上些南方才有的香料,也略微的烤熟一些。
礼仪复古,却不必拘泥太多,这是李安生的提议。
包括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古之风,同样如此,不必太过拘泥。
现在流行穿汉服,那种大汉全盛时期的汉服,也只是作为节日时的盛装,平日里民国还是推广中山装与西装。
古代便有胡服骑射,宽袍大袖已经给时代淘汰,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不过,李安生还是让人根据汉服加以改动,设计出了几款能够在正式场合穿戴的常服,仿汉仿唐皆有,不过特点都是去除了宽袍大袖的弊病,使得日常起居穿着,尽量能够舒服些。
锡良存心将蒙古族招待客人最为古典的礼仪呈现,以宣示蒙古族乃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密不可分的一员。
每位客人的面前都摆着奶豆腐,奶皮,新鲜的乳酪,奶油拌炒米,都用银碗盛着,由于制造工艺、包装以及运输,还有冰箱等家用电器的逐步应用,使得内外蒙的奶制品开始成为了一项稳定的经济收入。
尤其是冰柜与冰箱,这个时代在欧美也没有普及,只是一部分阶层才拥有这种家用电器。
蒙古人最忌讳的是将自家牲畜的乳汁卖掉,认为这是一种标志贫穷的耻辱,不过牛羊奶制成奶粉与奶制品出售,倒是给推广了起来。
加上国家现在无比重视国民全体喝奶吃奶制品,使得蒙古族的牧民们倒是多了几分自豪的心理,在他们看来,将牛羊奶制成宝贵的奶制品甚至是奶粉让国人享用,更加的使得他们对国家有认同感,国家也在将他们当成亲密的一份子。
他们很自豪,能够为整个中华民族强身健体服务。
蒙古人具有好客的美好传统,即使对陌不相识的来客,也往往以礼相待。所以,人们说:“在蒙古,即使没带干粮,也可旅行数月”。
蒙古各地每年7月总要举行那达慕盛会,7月与8月,是骒马乳汁旺盛的时节也是酿制马奶酒的大好季节,更是草原上最为热闹的季节,草场不被破坏,战争没有使得草原受到伤害,对未来前景的乐观希冀,使得整个气氛相当的融洽。
银碗是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品,以往,它还曾是人们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早在元朝以前,蒙古族就以使用银器闻名于世,而银碗是其中之一。
众人不住的品尝着碗中的美食,随意的闲聊几句,而袁世凯则翻阅着那份分税制方案,窸窣有声。
李安生则把玩着手中的银碗,这是一套锡良家中珍藏的器具,这次锡良打算在库伦定居下来,颐养天年,军事交给吴禄贞,民政有哲布尊丹巴等宗教人士帮衬,对他的身体也有好处。
银碗主要分为木包银碗和铜胎银碗,多以手工制作,工序复杂。他手中的银碗为木包银碗,制作时首先将木材大致旋挖成碗型,经细致打磨后用银片加以包镶,银片与木质的碗胎严丝合缝,碗的外侧涂红漆修饰。银碗托亦为银制,雕錾着连续的齿状、珠状等花纹。犹如好马要配好鞍一样,制作精良的银碗也要配上雅致的碗套,银碗的碗套上绣着象征吉祥如意的花卉,并用银圈和玛瑙石加以装饰,足见银碗之于蒙古人是十分重要的。
纯银餐具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将象征吉祥、美好、幸福的马奶酒盛在银碗招待尊贵的客人,不仅表达了恭敬和虔诚的祝福,还传递着他们对客人的友谊像银子那样纯洁,像马奶酒那样洁净的美好情意。
“清冽的马奶酒,酿在坛子里。芳香浓郁的酒,给亲朋斟上。烈性的马奶酒,装在坛子里。热情洋溢的酒,给大家斟上。斟上最美好的酒,端起来尽情地唱。但愿佛爷苍天,保佑子孙平安无恙……”
远处传来了亲切祥和的歌声,这是哲布尊丹巴带着草原牧民与僧侣问候不断赶来的蒙古各族王公统领,以及军队将官。
每当亲朋相聚,挚友相见,质朴好客的蒙古族人就用传统的礼节——斟酒敬客为客人接风洗尘。
锡良也劝着客人都饮上几碗马奶酒,甚至还拿出了李安生让人印刷一个小册子,上头用五族语言书写,介绍纯正马奶酒对人体的好处。
目前内外蒙办起了多家国营马奶酒厂,以及到内地兴办马奶酒疗养院,专门治疗某些疾病。
就连锡良自己也不知道马奶酒经过某些特殊工艺制造,居然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倒是让他大为开怀,足见李安生对蒙古族人民的前途还是安排妥当。
马奶酒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等,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是一种天然的纯银保健品,其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强壮了蒙古人的体魄,使他们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
马奶酒不仅是蒙古人生活中的传统佳酿,也被视作圣洁的辟邪之物,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和神佛。
每一位前来的客人,都恭敬的结果马奶酒,一饮而尽,表示对主人慷慨之情的酬谢。
就连李安生也闹明白了,为了表示豪爽,这个随便什么都不能一口一口慢慢喝,要一饮而尽。
蒙古兄弟们虽然豪爽,但是心思还是很细腻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