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飞艇竞赛
作者:巡洋舰      更新:2022-09-03 17:17      字数:5793
  清帝国同美国联合对西班牙开战,随着清帝国远征军占领西属波多黎各主岛,以及附属别克斯岛、库莱布拉岛等,远征军的美洲作战任务已经完成。
  在亚洲地区,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等两千多个西属太平洋岛屿早在开战前就已经被王辰浩秘密派兵占领,清帝国同西班牙帝国宣战后,王辰浩也通过总理衙门向全世界宣布清帝国对上述群岛完成了军事占领。
  按照王辰浩同美国驻华全权公使查尔斯达成了合作协议,清帝国业已完成了作战计划。而美国陆军还在古巴岛上艰苦作战,向菲律宾派遣的远征军也还在路上。
  原本王辰浩向查尔斯提议,愿意派远征军登陆古巴岛,协助美军作战。但是查尔斯出于对王辰浩的戒心,委婉的谢绝了。不过,查尔斯希望清帝国海军继续协助美国海军,准备应对西班牙塞韦拉舰队,对此王辰浩表示同意。
  远征军获得大胜的消息传回国内,上至清廷中央,下至黎民百姓,尽皆振奋不已。原本清政府还担心对西班牙战事失利,担心远征军一旦作战失利,将会导致西班牙对清帝国之前在国内掀起的反西班牙运动加以报复。如今远征军获得了大胜,清政府顿时松口气。同时,清帝国海陆军夺取了西班牙大量殖民地,也让清政府扬眉吐气了一把。而黎民百姓们则继续为王辰浩欢呼庆祝,之前一些地方官员在审理西班牙人在华违法案件时,有所保留,如今发现西班牙帝国不堪一击,于是不再留情,对西班牙人加重了惩罚力度。
  对西班牙的战事取得了辉煌战绩,光绪当即召开御前会议,正式下旨严惩西班牙,耀我国威。实际上,这是光绪在抢王辰浩的功劳,给他自己脸上贴金。
  当然,光绪也有自己更深的打算。
  经过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维新派的长期劝说,光绪终于点头同意变法维新。
  但是,变法维新的阻力是庞大的,清廷从中央到地方,认为变法维新就是改变现状,因此反对呼声此起彼伏。
  变法维新的第一道阻力便是慈禧太后。光绪要变法维新,就得从慈禧手里拿回一二品大员的任命权。为此,光绪帝已经几次亲临颐和园面见慈禧太后了,就是为了能让慈禧答应变法的维新。不过成效不大,帝后两党在权利上分配不均互不让步。
  为此,光绪听从康有为的建议,展开舆论攻势。光绪多次在舆论问题上让王辰浩耍了,吃了大亏。因此也组织了自己的报社,便是谭嗣同等人成立的时务报。经过时务报的宣传,将光绪帝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维新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的。同时,却暗中说成是慈禧从中阻挠变法,结果将各国的驻华公使们都给引了出来。
  英国公使窦纳乐爵士对光绪准备变法维新一事是十分重视,也非常的支持,组成了以窦纳乐爵士为首的英、美、德、法等国的联合公使团照会总理衙门,支持光绪变法维新,同时也要求慈禧太后同意变法维新。
  洋人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慈禧见洋人干涉她的政事,自然十分不快。不过外界已经传开了,说她反对变法,阻挠国家强盛。慈禧没有办法,为了维护她的面子,也不好再继续阻挠变法的事儿。
  在舆论面前,慈禧表面上得支持变法维新,但她可不是好相与的主儿,在答应光绪帝的变法维新要求前,便召李鸿章和王辰浩二人进京,对他们大加褒奖并加以笼络。
  李鸿章此时在慈禧面前已经不如以前吃香了,王辰浩实力的膨胀,慈禧不得不更加笼络他。
  慈禧已经知道直隶总督的大权实际早就让李鸿章交给王辰浩了,现在的直隶省是王辰浩说的算,李鸿章天天在家里享清福。
  既然已经成了事实,慈禧索性便满足他们的要求。慈禧任命李鸿章为总理衙门事务大臣,任命王辰浩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对于王辰浩来说,任不任命为直隶总督都不重要,他已经实际掌控直隶军政大权了。慈禧也知道这点,于是格外授予他文华殿大学士称号。作为清帝国最高学历,多少人都惦记着,这种奖励已经非常给王辰浩面子了。
  而王辰浩也明白,慈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对他大加笼络,无疑是让王辰浩站在后党一边。而光绪的维新变法,还没有等到开始便先输了一招。
  王辰浩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顿时令其他各省督抚们嫉恨不已。不过摄于王辰浩的权势,他们也只能埋怨几句而已。而随着慈禧批准光绪进行变法维新,各省督抚们的注意力也从王辰浩身上迅速转移。
  1898年1月24日这天,光绪帝难得的将文武百官都叫到了乾清宫,颁布上谕,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改革事宜,翰林院起草《明定国是》诏书,准备变法维新。
  第二天,军机处并总理衙门奉谕,对国内外宣布了《明定国是》诏书。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方今各国交通,使才为当务之急。着各直省督抚于平日所知品学端正、通达时务、不染刁气者,无论官职大小,酌保数员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带领引见,以备朝廷任使。”
  明定国是诏一出,顿时惊动了国内外,清帝国对西班牙的战事的胜利喜悦也被其掩盖。对于老百姓们来说,对西班牙战争只是国家的利益,跟他们没关系,他们更加看重维新变法,因为这关乎的是切身利益。
  各省督抚们都不清楚到底如何进行维新变法,因此都对此持保守态度。没有一个人上书提及如何变法的事情。
  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后,接连一个礼拜没人搭理他,没人附和他,顿时气得够呛。
  于是,第八天,康有为不得不站出来“当托儿”,他上书清廷《应诏统筹全局折》,照顾光绪面子。
  光绪帝于是颁布了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首先在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近代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其中改革财政一项已经由王辰浩完成,光绪吹嘘是他的功劳,一并放在经济改革领域里。
  其次是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由专门人员负责士民上书事宜,使得民间疾苦能上达天听。同时,光绪应康有为等人的要求,筹备内阁,开议会,准备效仿英国、日本、德国采取君主立宪制整体。
  然后是军事上,全面裁汰绿营士兵制度,全国各省按照西式操典编练新式陆军,以北洋陆军为参考蓝本,督练各省新军。
  在教育上,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对于科举全面改革,增设诸如物理、化学等工科科目。兴办西式学堂,聘请洋员执教,并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同时设立译书局,翻译各国著作,作为京师大学堂的教材。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并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创造方面的人才。
  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但是,这些措施仅仅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显而易见,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是肯定的。毕竟此时的维新变法只能代表薄弱的大清资产阶级的利益,却无法满足庞大的封建阶级的利益,注定会产生激烈的碰撞。
  王辰浩知道帝后两党要不了多久就会摊牌,光绪手无寸铁,指望一帮维新派和御史清流是无论如何也不是慈禧的对手。王辰浩知道维新变法几个月就失败了,之后慈禧更是发动戊戌政变要废了光绪,虽然被列强干涉而放弃废掉光绪,但是从此之后光绪也就被囚禁起来,再无任何权利。
  王辰浩同情光绪,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上,不论帝后两党如何相互狗咬狗,都是王辰浩所乐见的。至于维新变法,王辰浩还是给予一定支持的,很多改革都符合王辰浩的意思,因此在直隶省得以推行。至于其他省份是否推行变法,王辰浩可就没心思管了。
  王辰浩升任直隶总督,光绪也只能心中埋怨慈禧为了控制权力不惜让王辰浩再次做大,但光绪也不得不跟慈禧一样去讨好王辰浩,以换取王辰浩在对维新变法的问题上的支持。
  王辰浩提出设立国防部统一管理海陆军事务,并将陆军部和海军部转移至天津,因为王辰浩还得打理直隶省的大小事务,留在北京不方便。
  光绪于是批准了王辰浩的请求,在天津成立国防部,下设海军部和陆军部,任命王辰浩为全权署理国防事务大臣,海军大臣和陆军大臣由王辰浩直接任命。
  王辰浩于是将他的权利中心全数转移至天津直隶总督府,而直隶总督府也因此成为清帝国的最高军事指挥中心。
  王辰浩懒得在京城看帝后两党的争斗,回到天津大本营后,一门心思的经营直隶省。
  王辰浩随后在国防部成立参谋本部,王士珍被任命为总参谋长,杨士骧为副总参谋长,陆军部部长李国栋为军事情报局局长。
  另外,王辰浩打着尊奉皇帝维新改革的名头,对直隶总督府的各级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
  直隶总督府下设司法部,总长伍廷芳;外务部总长张枫;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农工商部总长周复;内务部,总长李德海;财政部,总长宋汉章;交通部总长詹天佑;总督府秘书长阮忠枢,侍卫长李冰。
  可以说,直隶总督府设立的这些个部门,就是按照一个国家的中央机构形式建立的。职权范围也仅限于直隶省而已。
  有了完善的机构,直隶总督府就变成了一个小朝廷。王辰浩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每天不再那么繁忙,不必事事躬身亲为,只需要对各部门下达战略性指标,具体的工作由各部官员努力完成即可。
  王辰浩也不担心手下人会有异心,情报局李国栋在国外建立了直属于王辰浩的情报系统之后,又在国内建立了情报系统,同样也是直属王辰浩指挥。王辰浩可以通过情报局来随时掌控手下的官员们的情况。
  不过,王辰浩也不敢大意,陆军部大臣和海军部大臣依然由王辰浩兼职,军权必须牢牢掌控在他的手里。
  除了军权,就是财政大权。
  直隶总督府虽然成立了财政部,掌控直隶省的资金运作,但是所有资金都通过内务部转交。而内务部总长李德海是王辰浩的管家,把持着所有资金。
  可以说,王辰浩凭借着他的威望和实力,牢牢的控制着海陆两军。
  不,应该是三军,因为空军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组建当中。
  提起空军,自然想到的是飞机了。
  不过,王辰浩的空军目前可不是由飞机组成。因为阿德尔设计研发的飞机还不足以执行军事任务。
  王辰浩的空军部队目前也并不多,只有一个气球中队,三个小队,共计十八个侦查气球。
  气球部队也能叫空军?
  没办法,各国早期的气球部队确实就叫空军,不过不是独立的空军部门,而是归陆军部管着。
  各国陆军当中都有气球部队。早在1794年,法国人率先在陆军中成立了一支气球部队,这支部队在法奥战争中担任过多次重要的军事观测及侦察任务,为法军在弗勒鲁斯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此时的气球部队使用的气球已经不是热气球了,而是充着氢气的气球。1793年底,物理学家查尔斯与罗伯特首次乘坐氢气球上升到300米高空,并在空中自由飘荡了两个小时。他们的这次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只气球中充的是比重小于空气的气体,而不是传统的用加热法来使空气变‘轻‘。其后研制的各种飞行器大多采用了这一升空原理。至此,人类在实现飞行的征途上已获得了初步的成果。与人类历史上的其他科技进步一样,这些成果几乎立即被强制运用于军事目的。
  从法国第一支气球队开始,其他国家的陆军部队也陆续开始成立气球部队。
  由于气球部队的侦查效果明显,军事家们开始对气球进行升级改造。1884年,法国的军官路纳德和克里布制造了一艘“法兰西”号飞艇,长51米,前部最大直径8.4米,用蓄电池供电的电动机作动力,飞行速度最高达每小时24公里。
  法国人带头开始研制飞艇,于是各国纷纷效仿研制飞艇。
  到了19世纪末叶,世界各国正在掀起一股设计制造“飞艇热”,风靡全球。法、德、英、美等欧美国家都有许多专业人员投入设计、制造飞艇。
  在这股追求新科技、研制飞艇的热浪推动下,精通数学、工于机械的谢缵泰亦雄心勃勃地挤入这一飞艇研制的行列。
  谢缵泰是广东人,生于富商家庭,他在设计了多款飞艇,但一直不被清政府所重视,直到他主动去找王辰浩毛遂自荐。
  王辰浩重视空军力量的建设,但主要是在飞机上面,在他看来,飞艇没太大用处。不过,由于飞机技术还不成熟,为了填补飞机装备空军之前的空白,他决定设立飞艇研发项目。
  谢缵泰于是成为北洋科技飞艇研发项目的负责人,在北洋科技充沛资金的保障下,谢缵泰所设计的飞艇所需材料一应俱全。很快,中国的首艘自主研发设计的飞艇诞生了。
  “中国号”飞艇,这是谢缵泰给取得名字。
  该飞艇得到了北洋科技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很多技术领先国际水平。
  “中国号”飞艇外形硕大,呈纺锤状橄榄球式极为壮观。安装最先进的大功率柴油机,两台备用飞机航空发动机,设计功率输出120马力。套上质量坚硬而轻薄的铝合金骨架,再将飞机上的螺旋桨技术和机身流体力学设计融合到上面。带动两米长的五叶螺旋桨,速度每小时35公里,轻载1.2吨,正常装载2.3吨,满载3.1吨,可搭载三十人。
  试飞那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明媚,和风拂面,观看的人山人海。
  王辰浩没有对飞艇技术进行保密,他就是要公开,掀起各国飞艇军备竞赛,以此来误导他们,让他们重视飞艇而不重视飞机。
  谢缵泰的飞艇试飞也没有给王辰浩丢脸,各项试飞成绩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飞艇,穿云入霄,迅速、平稳地飞行着,中国黄龙国旗迎风招展,大有使积贫积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感到扬眉吐气之自豪感。在场观看的人群不禁为之欢腾,振臂高呼。
  国内的《新闻报》、《申报》、《宇林西报》、香港《中国时报》、《循环日报》及国外《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传媒都纷纷作了专题报道,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随后,王辰浩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宣布要组建飞艇部队。并扬言飞艇在军事上的威力无穷,例如可以用飞艇投弹轰炸敌人重要目标等。
  王辰浩已经被全世界公认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家,因此他的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军事家们迅速被王辰浩的新式观点所影响,纷纷敦促各国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开发飞艇。
  王辰浩要组建飞艇部队,极大的刺激了俄国和日本,两国顿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飞艇。而本就走在国际前列的法国也进一步投入资金研发先进飞艇,德国后来者居上,齐柏林飞艇的性能迅速超过法国。英国和美国也不甘示弱,凭借其强大的财力和科研力量,加上跟王辰浩的准军事同盟关系,很快就获得了谢缵泰的飞艇技术,随后在各自国内大力发展飞艇。
  全世界顿时掀起飞艇热,很快便演变成各国的军备竞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