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作者:春溪笛晓      更新:2022-09-10 15:16      字数:4013
  其次,他们入座之后马上把第二面横幅支起来,全程脉脉无言地给徐昭明加油鼓劲,让徐昭明一抬眼就能看见亲友团对他的深厚期望!
  还要叫人准备花束,到时不管输得多惨,都给徐昭明献上一束漂亮的鲜花。就算徐昭明被淘汰得最早,她们也要让徐昭明成为全场最受瞩目、最令人羡慕的选手!
  盛景意还在信中画了几种花束的搭配,叫寇承平直接叫人按图找花。
  至于什么糕点台、饮料桌,也随便弄几桌摆着便是,到时他们也要去的,就当是给自己准备点吃的喝的。
  盛景意洋洋洒洒地写完整份应援计划,叫立夏找个小厮帮忙跑腿送去寇家。
  立夏把事情交待给了相熟的小厮。
  小厮当面应下之后,却没立刻去寇家送信,而是先把信拿去给谢谨行过目。
  寇承平是什么人,整个金陵城都晓得,这人是个典型的浪荡子,才十四五岁的年纪,已经在外头养了几个“红颜知己”。自家姑娘要和这样的人私下通信,小厮可不敢私自去送!
  谢谨行这几天都在琢磨那个消失在妹妹院子里的男人是谁,他把徐昭明这群人研究了一圈,发现他们一个两个全是真材实料的小废物,绝对没哪个是能飞檐走壁的隐藏高手。
  目前盛景意的交际圈还是很小的,不是这群小纨绔的话就只有千金楼那边的人了。
  听了小厮禀报的事,谢谨行取过信一看,那信竟连口都没封,明显一点不怕有人会偷看。
  谢谨行当然知晓盛景意不会看上寇承平,她那么机灵一个人,眼瞎了才会对寇承平有意思。
  不过这连夜送信又是为了什么?
  谢谨行丝毫没有偷拆妹妹信的罪恶感,端着平日里的君子姿仪打开信看完,表情很快变得一言难尽。
  这应援计划比盛景意早前透露的还要详尽,看起来确实很热闹很引人注目。
  唯一的问题就是,真的有人会羡慕徐昭明吗?
  你们在大门口扯个“这个小明不是人,天上神仙下凡尘”的横幅,真的是要给他一个惊喜?你们在赛场上扯个写着“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答不出来吧”的横幅,真的是想鼓励他好好答题吗?
  说是有仇都有人信!
  谢谨行没有截下这封信,摆摆手叫小厮依着盛景意的意思把信送去给寇承平。
  要不怎么说寇承平和徐昭明是损友呢,他一看到盛景意拟的标语,顿时惊为天人,越看越喜欢,当场叫人照着这标语去赶制横幅,务必要赶在大后天一大早去国子监门口支起来,给徐昭明一个大大的惊喜!
  接下来两天,小纨绔们都在积极地给徐昭明准备惊喜。
  太平书坊的抽奖活动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越来越多人闻讯而至,或看过画后就潇洒地写下答案,或三三两两地凑一起讨论。
  事实上在士林之中有名气又可能到场的人就那么几个,但凡朋友圈大点、消息灵通点的人都能猜出答案。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谁都不能拦着他们参与抽奖!
  文会还没开始,整个金陵城的读书人都被调动起来了,挑战者会不会一战成名他们不晓得,反正点评老师的诗他们都已经背了下来!
  虽说五位点评老师并不是每个人都德高望重、才思过人,可他们的诗文确实都很不错,主持这场文会足够了。
  文化人圈子,还是得靠作品说话!
  你不服气,你写得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写不出就憋着!
  只有少数人注意到了一件微妙的事:按照国子监文会这个赛制,比到第三天似乎和湖山书院那边的文会重叠了?
  除了湖山书院那边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没挣扎太久。反正他们只是去凑凑热闹,难不成他们还会跟完全场?
  小年轻之间比比诗词造诣而已,他们第一天去捧个场就成了!
  众人各怀心思,不知不觉便迎来了国子监文会开始的这一天。
  夏天天亮得早,这日一早下了场小雨,雨过之后天色更为晴朗,空气中还带着阵阵泥土的芬芳。
  不少人早早自府中出发,往同一个方向奔去,徐昭明也不例外,他特地换了身新衣裳,算是披上“战袍”上赛场去!
  最近徐昭明一心扑在读书背诗上,徐家人都看在眼里,虽觉得这文会瞧着有些不靠谱,却也很期待徐昭明能在这场文会里大展拳脚,再不必被人说他是个不学无术的“乐痴”。
  徐昭明前脚刚出门,徐夫人马上暗示自己大儿子跟去看看,她不好去国子监凑热闹,大儿子一男的,总能混进去的,听说今天去了许多人!
  徐昭明兄长眉头动了动,看了看自己魁梧的身材,天生带着凛然正气(杀气)的脸庞,感觉自己混进去难度有点大。
  徐父一本正经地提点道:“国子监今天人这么多,难免会出乱子,你可以带些人去帮忙维持秩序。”
  开玩笑,要是大儿子不去,他们娘就该逼他去了,还是让儿子牺牲一下吧!
  徐昭明兄长听了徐父的话,点点头走了。
  大儿子走了,徐母忍不住感叹道:“昭明去国子监这么久,还是头一次参加文会来着,也不知他紧不紧张。”
  徐父说道:“他紧不紧张我不晓得,你倒是挺紧张的。”
  徐母剜了他一眼,啐道:“你压根不关心儿子,当然不懂!我感觉昭明他越来越有长进了,说不准以后我们家会出个探花郎!”
  “你怎么不说他是状元?”徐父觉得徐母想多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状元得才学能服众,探花脸好看的话,文采马马虎虎就行了。我儿长得这般俊秀,说不准陛下会看在你的面子上点他个探花当当?”
  徐父无言以对。
  要是他们儿子能考上进士,兴许还真有这个机会。
  可他们儿子是考进士的料吗?
  做梦也得实际点!
  另一边,徐昭明兄长风风火火地点了人手去帮国子监维持秩序,由于他们在军中练惯了,走路快得带风,所以抵达时正好碰上徐昭明和寇承平等人会师。
  徐昭明兄长远远便见到国子监大门前闹哄哄的,比菜市场还喧嚷。再定睛一瞧,他弟弟的脚步似乎突然凝固了,跟着其他人一起抬头看向国子监前拉起的醒目横幅。
  一行大字很快映入徐昭明兄长眼帘:这个小明不是人,天上神仙下凡尘!
  徐昭明兄长:?????
  最初的迷茫过去后,徐昭明兄长就看到横幅底下站着一溜穿得花里胡哨的小纨绔,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面写着个“明”字的旗子呼啦啦地摇!
  许是因为国子监是读书的地方,这群小纨绔们还挺有秩序,只摇旗没呐喊,十分文明地招呼迎接今天要上场的种子选手徐昭明!
  瞧瞧那殷殷期盼的小眼神,里头明明白白地写着:小明啊,今天一定要争气!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这时国子监门口的人越聚越多,关注到横幅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人看懂横幅的意思以后都不由自主地看了徐昭明一眼。
  这个有名的小乐痴,对这次文会这么有信心的吗?
  真叫人想不到啊!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徐昭明兄长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弟弟先是一脸震惊和错愕,接着就,欢欢喜喜地跑过去和那群小纨绔会合!
  不是,你小子就没想过你可能第一场就被淘汰吗?!
  徐昭明兄长思忖片刻,下令让跟着来的人向后转齐步走,哪里来哪里回去。
  他对不起娘。
  他得承认他不敢进国子监看这场文会。
  光看这开头,就不像是什么正经文会。
  谁知道这群整天胡作非为的小纨绔会把文会闹成什么样?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弟弟丢脸,所以还是原路返回吧。只要不看,就可以当没事发生!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哥哥一劝,豁然开朗
  谢哥哥:陷入沉思.jpg
  *
  看到很多小可爱纠结铅笔的事,首先,铅笔有没有用,各人有各人看法,就不多哔哔了,只说一句,在这里它不是用来练字的。
  再说说铅笔能不能在宣纸上写的问题,古人写字也不是人人都用宣纸的,宣纸的原料是青檀皮,就想想吧,有多少青檀树皮可以剥。
  宋朝以前比较多的是麻纸藤纸,宋朝开始流行竹纸,还有各种混料纸,尤其江南一带多竹,就用来做造纸原料了。
  那时候的纸具体是什么样的,软不软硬不硬,我也没摸到过,但肯定不是全民用宣纸。就是因为造纸原料不断改进,从宋朝开始印刷业就快速发展~
  我们可以假设工匠技艺高超,造出来的纸已经可软可硬,这样就不用考虑铅笔写宣纸的问题了!
  最后,说到竹纸,《盘秦》里的扶小苏就叫人搞出来过,《闲唐》里的小王爷也叫人改良出来过,大家可以去看看!(咦话题怎么突然变了
  第73章
  事实证明,徐昭明能和寇承平他们玩得好不是没道理的,他兄长看到后转头就走的场面,他一点都不觉得承受不来,反而觉得小伙伴们对自己真好!
  看看,这么用心给他准备惊喜,还和他穿上了同款花里胡哨的战袍,陪他一起当一干身穿监生服的同窗里最亮眼的存在!
  瞧见盛景意被寇承平他们簇拥在中间,徐昭明开开心心地跑过去跟他们会合,说道:“看到第一句,我还以为你们在骂我呢,这你们都想得出来!”
  寇承平说道:“谢贤弟想的!”
  这“谢贤弟”自然是盛景意。
  盛景意笑道:“我也是听别人说起的,改了改拿来用!”
  标语嘛,就是要新奇,要耸动,要夺人眼球,要不怎么能一下子吸引住别人的目光。
  徐昭明经他们这一闹,原本那点小紧张全没了,输赢其实没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大家一起做一件事,至于做得好不好,谁会在意啊!徐昭明雄赳赳气昂昂地说道:“你们放心,我一定不丢咱们的脸!”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入内,走到哪都引得许多人侧目,大家一眼看去只有一个感觉“哦那群学渣小纨绔来了”。
  只有少数人多看了几眼,注意到这群小纨绔里多了个人,且这人眉眼俊秀,却戴着个口罩,叫人忍不住好奇他整张脸到底长什么样。
  有八卦的家伙一打听,才晓得最近徐昭明他们常带着这位“小谢公子”玩,听说是临京谢家的远亲,对方与谢谨行这位“谢家玉郎”一同来的金陵。
  提到谢谨行,话题便又转了个弯——
  “也不知张祭酒有没有请谢公子。”
  “听说今儿韩府君会来,谢公子应当也会来吧?”
  “真是可惜了啊……”
  在稀稀落落的惋惜声中,一人身着青衫缓步迈入国子监,不是谢谨行又是谁。
  与他并肩而行的还有如今的金陵城一把手的韩端,他俩倒不是约好了,只是在国子监大门前碰上了而已。
  两人都是表面功夫一流的人,见了面自然客客气气地相互问好,有说有笑地并肩往里走,画面看起来说不出的融洽。
  旁人见韩端两人谈笑风生,皆是风度翩然,不由感叹今年金陵气运颇佳,竟让当年两个临京最受瞩目的年轻人又在这里相逢,叫他们也有机会见识到当年“临京双英”齐齐出没于各大文会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