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孩子不打不成器
作者:
五仁月饼 更新:2022-09-10 22:45 字数:2106
苏简了,就在银丰镇那破学校读初中,教学条件老师就不用说了,还被她考上了中考状元,成了市一中的特招生!
最重要的是,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们媳妇谈论孩子,自然绕不开苏简的,不说比不了苏培生,甚至连苏佩佩都比不了,比她以前读中学的考试成绩相差十五六分上下。
问题,苏佩佩苏培生可没有她那么苦读的时候,这还闹了不少话。
按照正常思维的想法,要苏培生和苏佩佩有她那份苦读的毅力,考个状元都没问题。
所以,他们才会觉得苏简根本就不会读书,除了刻苦也不剩什么了,脑袋瓜子哪有他们的孩子聪明。
不得不说,国内人的想法就是这样,鉴定一个人聪不聪明,只有用读书来检测。
却忘记,真的要看一个人聪不聪明,需要从多方面了解的。
苏民忠莫名想到,中考前两天苏民国生日的聚会的时候,苏简说的话。
虽然模样乖巧,性子文静,说话也糯糯的,怎么也没想过她的话会成真。
而他们没人信她,甚至还没客气的嘲笑她。
他们也没法信她,苏民忠也是读过大学的人,也经历过中考高考,不说其他,一个中考状元,那是上万学子中几年才能出。
不然以为市一中是开慈善的?免费给只要是高分学子的人读书,还奖钱?
而且但凡是中考状元,高中再怎么读,成绩都差不到哪里去,按照苏简这苦读书的样子,将来考个好大学少不了,甚至可能考入京都大学。
从京都大学毕业,自然不是其他大学毕业生可以比的,参加工作等,都会优先考虑他们,给他们更好的工作岗位,更好的待遇。
这要是换了他儿子苏小宝考上中考状元,他早就摆宴席请客了。
可苏简一家,居然都没主动跟他们说过这件事情。
苏大全和李桂香哪有苏民忠想的那么多,语气还带着不满和气怒,“你说说,这一万块钱奖学金,就被老大直接给了她,她懂什么?”
苏民忠听闻也皱了下眉头,苏简是中考状元这件事情是出乎意料,可这样的花钱方法实在太可怕了。
“老大这件事情做的的确不妥。有这个钱还不如存着给苏简上大学用。”
他们家那种条件,这么贵的冰箱,又哪里用的上。
他们老大也太惯苏简了,这以后还得了?
“我去看看老大回来没有,跟他说说这件事情。”
苏大全和李桂香听到苏民忠终于说这话了,内心倒是平和了一些,他们治不了苏简,就不信苏民忠也治不了。
又像是慈祥老人,语气都缓和许多,带着一丝劝说。
“老三,我们做爷爷奶奶不是不想帮忙教育苏简,可老大太护她了,你也好好跟老大说,实在不行,打她一顿,孩子不打不成器。”说道后面李桂香有些牙咬咬。
可见她现在对苏简有多厌恶,恨不得自己动手。
苏民忠点头,“爸妈,你们先在这等等。”
他这次下来也被苏民国特别嘱咐,一定要将苏简一家也接过去,不让他们自己去了。
好歹,这次能请到兰玉轩老总也是看了他们的面子。
苏大全和李桂香今天已经气的够呛了,虽然很想去看苏简被教训,一想到今天晚上的饭局,要见那么大的老总,两个人转身进门去换平时都舍不得穿的好衣服。
苏民忠也的确带着想要训斥苏简的心思,老大不管,这个做叔叔的管,这都是为了老大一家好。
苏民忠从未想过,他有什么资格替苏民臣管教已经十五岁,他们从未关心过注意过的苏简。
而且,既然分家了,还没住到一块,苏简一家没花他的钱,给自己家里添家具等,怎么也轮不到他管这件事情。
要真这样,那以后苏民忠做什么事情,苏家一家岂不是也能在他们家指手画脚?
这可能么?
还别说苏简长到这么大就去过一次他们的家,还是七八年前,他们办乔迁之喜的时候,七八年前,苏简才多大,记忆都模糊了,哪能记得他们家在哪?
这不是玩笑,之后不管他们谁以什么名义请客,全部都是在酒店吃的。
苏民臣、秦晓兰和苏简还是不一样的,起码知道他们家大概的地址。
并且,往年因为苏民臣和秦晓兰种的地比较多,刘淑凤和王冬梅觉得这里面的田地有他们的一份,以开玩笑的方法说了种了他们的地是不是要送点蔬菜稻谷什么的给他们。
反正他们在市区什么都要买。
苏民臣为此特地拿了钱出来按照市价,一分便宜没占的买了苏民忠淘汰下来不想要的摩托车。
之后经常骑车去市区送一部分新鲜的蔬菜和部分打好新出的米给他们。
一直送到哪怕分了田地以后的两年,也就是半年前,苏大全和李桂香非要占着新房子,不让苏简一家进去住,秦晓兰实在气不过,扒出分田的事情。
他们才知道原来苏民臣早就没那么多田可种了。
苏民国和苏民忠都是要面子的人,虽然秦晓兰没说送菜送米的事情,也找了苏民臣,带着责问的语气,觉得苏民臣那是陷他们不义,要是被别人知道,不知道怎么说他们。
苏民臣本来就是好意,分了田没多久,新米出来,刘淑凤与王冬梅迟迟没见到他送米过去,都电话催了,他也不好意思说,就愣是从他们的口粮省出不少,给送过去。
为这件事情秦晓兰有些不舒服,却也没说苏民臣,因为她也不知道怎么跟她两个妯娌开这个口。
否则显得他们做大哥大嫂的跟他们斤斤计较。
当苏民国与苏民忠话都说道那份上了苏民臣以后哪敢再送。
哪里知道,因为这件事情苏民国和苏民忠被他们的媳妇念叨了好长一段时间。
要知道从此之后他们吃的米以及蔬菜都要自己买了,又是一笔开支,虽然不大,可一年算下来,也要多上两三千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