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忙种田 第125节
作者:一碗姜汤      更新:2022-09-14 22:39      字数:2351
  柱子挨着他,好奇看他穿好一块肉,又好奇的看着他把线丢进海里。
  “如此也能钓上来鱼?”柱子问。
  “等着吧,兄弟,今日让你尝尝这海鱼滋味儿,那叫一个鲜,都能把舌头吞到肚子里去。”张大亮眯着不大的眯眯眼,砸吧几下嘴巴,似乎在回味着美食。
  柱子忽而又想到了海棠做的红烧鱼,那也是极好吃的,虽然他从未当着海棠的面,夸赞她的手艺,可从心里,他就把她当成了全村最手巧的姑娘。再没人能及得上。
  这海鱼再好吃,能比的上海棠的手艺吗?
  甲板上闹哄哄的,汉子们玩着牌,划着拳,三五成群,好不热闹。日头升起来,有些耐不住热的,一把跳进了海里,嗷嗷的高声大叫。
  这些人如此孟浪,跟柱子以往见过的庄稼人完全不一样,一点都没有半分朴实沉闷的样儿。
  张大亮还是老神在在,继续守着他的鱼竿子。柱子又问道:“人如此吵闹,又下水嘻戏,如何能钓鱼?”
  张大亮蛮不在乎的一摆手,“这都不算事,这海里的鱼,又多又傻,可没有河沟里的精贵。你等着,等会给你来个大家伙瞧瞧!”
  小半个时辰过去,鱼线没有动静
  厨工朝着甲板喊了一嗓子,“开饭啦!”
  甲板上热闹打趣的汉子们瞬间跑的精光。
  张大亮一把拉着柱子,大声道:“帮我看着,我给你打饭去,再不去这群孙子都要抢光了。”
  说完也不等柱子回话,他把鱼竿子往柱子手里一塞,就急冲冲往船舱去了,跑得匆忙,鞋子掉了一只在甲板上,他也没管,直接跑的没影了。
  第132章:收干果
  张大亮跟着王富贵跑了十多年船,别看才二十五六的样子,却是个十足十的老油子。
  他跟柱子一见如故,事事都要照看他一番,也不知是他自己本意如此,还是王老板特意叮嘱过。
  柱子看着张大亮猴急样儿跑进了舱,笑着直摇头。
  人一下子散光,甲板上难得安静,这刻工夫,水面上浮标忽然动了动,柱子心跟着跳了跳,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是鱼儿在试探,强忍着拉杆的冲动,等到浮标猛地被拖下去之后,柱子卯足了力气,拉了鱼竿子往上提。
  这一拉,柱子心跳就停了半拍,好家伙,这鱼少说也得有个十来斤。柱子压着心里的喜悦,与这水中的大鱼对恃。
  鱼往深水中挣扎,他就稍微放些力气,等到鱼累了,他就猛提杆子,如此一人一鱼,水中酣战了半盏茶工夫,大鱼终于露了面。
  阔嘴青背,看不出是什么鱼,只确定个头不小。
  张大亮端着两个大碗,拖拉着半个鞋子从舱内走了出来,边走边骂:“这群兔崽子,八辈子没吃饭,要不是爷爷抢的快,一块肉都吃不上。”
  甲板边沿,柱子额头冒着汗,弓着身子拉着鱼线
  “怎的,有情况?”张大亮定住了,急匆匆“啪叽”一下把碗放在甲板上,脱了那碍着脚的鞋子,跑了过来。
  这时候,那鱼刚好露出莹白的肚皮,柱子紧绷着脸,额头冒出细汗,哪里敢分神回他的话。
  “哎呀,是条大的,柱子扛住,我拿抄手去”
  咋咋呼呼话未落,他已经一溜烟跑的没影儿了。
  人鱼大战一番,鱼儿终于被耗光了劲,随着柱子手里的粗线来回晃动不停,犹还在作垂死之挣。
  张大亮的抄手过去,一把就把它框进去了。
  两人合力把它拖上甲板,大鱼嘴角一张一合,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连蹦哒都蹦跶不起来了。
  柱子也一屁股坐在甲板上,比这鱼好不到哪里去。海风吹过,黏黏糊糊的难受,柱子摸了摸后背,一手的汗。
  张大亮喜滋滋叫嚷:“兄弟,你老厉害了!今晚加餐,这最好吃的鱼头,归兄弟你了”
  甲板上陆续出来人,都冲着柱子翘起大拇指,说些中听话,柱子倚在甲板上,歇着气,笑的腼腆
  日头高照,清水村里家家户户晒果子,庭院内外处处可见核桃板栗。
  张二娘定好,这样的干果,晒够四天之后才能送过来。如果天数晒的不够,果子不干,做出的味道不行卖不了,就是自己砸了自己的生意。
  在细节上,村里人还算实在,没有滥竽充数,好货掺杂次品。何况这生意刚刚做起来,他们断然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丫子。
  海棠家的收购价钱开到了二文钱一斤,对于清水村人来说,算天价了,就是比现成苞谷米的收购价格,都要高出一文的价钱。
  全村人欢喜的找不着北,这简直跟天上下钱雨没区别了,因此也更加把张二娘的话当成了圣旨般,都规规矩矩按着她的要求来。
  现在全村上下,老老小小一百多号人,一起把劲鼓足了,早出晚归,要赶在深秋之前把果子捡完。
  村里现在就杜鹃娘和海棠两人炒果子,平日炒好之后,一起给镇上的两家店铺送去,三天送一次货,每次送货四百斤。
  黄羊镇目前也就两个铺子卖货,经过去年几个月的经营和长久的断货,今年这干果一上市,就被哄抢一空。
  两家生意奇好,掌柜的笑的眼睛都看不见,把海棠家的当成了财神爷。
  尤其是老字号杏花庄,即使舅舅家也卖货给他,他家依旧能吃得下清水村三日一次的两百斤干果。
  而海棠之所以没有多送货的原因,一来,是为了控制数量,不至于成了白菜价。二来,也是因为这一次村里的存货太多,她要留着一点点卖,最好能够卖到明年的九月份,跟下一年的收成完美对接。
  糕点铺子的收购价钱还是按照去年的算,一斤能得七个半钱。除去二文钱的成本,海棠家一斤能够净赚五个半钱。每三天大概就有一两左右银子进账,张二娘自然是高兴的。而杜鹃娘卖了两次货之后,得了大甜头,欢喜的不能自已,让杜鹃给张二娘肚里的娃娃做了好几身衣裳送来,两家明显亲热了许多。
  海棠家四合院西侧的另外一间空房也收拾出来了,全部装着村里人送过来的干货。
  后来送来的干货实在是太多了,没地方装,张二娘便让大家伙自己先存着,隔一段时间收购一次,有了小龙虾的先例,大家也都信任张二娘,至于杜鹃家,村长的威严摆在那里,村里人更是不会有疑虑。
  转眼九月已经过半,寒露已下。夜间时间明显变长,温度也降低了许多。
  海棠这些日子日日忙碌,每日都要炒大量的干果,短短时日过去,她的臂力就练了出来。轻轻松松不说搬起五十斤的大石,三十来斤的东西,还是不再话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