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节
作者:衣青箬      更新:2022-09-18 14:48      字数:4908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作者:衣青箬
  文案
  贺星回穿成小官之女,十五岁被赐婚给当朝庆王。
  就藩之前,老太妃握着她的手眼泪涟涟,说庆王还小不懂事,让她多多担待。
  贺星回就真的把庆王养成了个不知人间疾苦,只会纵情玩乐的纨绔。
  她觉得自己很成功。宗室嘛,太能干容易出事,还是混吃等死比较好。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年。
  然后皇帝驾崩,没有子嗣,群臣拥立皇弟庆王继位。
  面对朝堂上的烂摊子和已经扶不起的丈夫,摇身一变成为中宫皇后的贺星回觉得自己的头痛病要犯了。
  宫斗是不可能宫斗的,后宫嫔妃千娇百媚,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她超喜欢的。政斗又不会,只能靠这些年研究出来的消炎药、水泥和高产作物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样子。
  三十五岁,在别的同龄人都已经开始含饴弄孙的年纪,
  贺星回开启了她作为一代传奇女皇波澜壮阔的一生。
  《礼记·月令·季冬之月》:“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
  排雷:女主结婚了但没有感情戏,心里只有搞事业,后期登基。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爽文 朝堂之上
  搜索关键字:主角:贺星回 ┃ 配角:满朝文武,后宫嫔妃,纨绔皇帝 ┃ 其它:
  一句话简介:【正文完结】
  立意:古代女性也要搞事业。
  作品简评:从小官之女到亲王正妃到中宫皇后,贺星回实现了三级连跳。面对朝堂上的烂摊子和已经扶不起的皇帝,她准备再跳一次。压世家,改科举,扶女官,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铺就女皇之路的同时,也改变了世界。
  本文结构紧凑,叙事流畅,讲述了传奇女皇贺星回的一生,同时也描绘了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波澜起伏的朝堂,以及在这个背景下世家子弟,寒门士子以及女官的理想与选择,让人读来赞叹不已。
  第001章 还京
  永宁二十年,九月。
  已是仲秋时节,秋老虎却依旧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烨京地处南方,更是湿热无比,人站在日头下,不但晒得睁不开眼睛,而且还会惹来一身黏腻的汗,叫人仿佛闷在蒸笼里,难受得很。
  放在往常,这样的天气,除了日子过不下去,必得出门找活路的普通人,但凡家境稍过得去的,都更愿意躲在家里,就着屋宇的阴凉品尝刚刚上市的各种瓜果,若是再宽裕些,用得起冰,那就更惬意了。至于士绅豪族。富商大贾,更有种种消暑良方,是绝不会叫自己受一点委屈的。
  但这一日,整个烨京城的达官显贵都在顶着烈日出了门,汇集在南城门外。
  他们在等待今日还京的庆王。
  一位王爷,哪怕是超品的亲王,当然也不值得包括三省六部高官在内的所有人这般隆重以待,之所以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是因为这位庆王殿下,正是被朝廷发明旨召回,即将御宇登极,成为大越的新主。
  如此,群臣郊迎也就不足为怪了。
  好在对方似乎也体谅众人的难处,他们才在南城门外排好队行,就远远地看到了烟尘。又过了不久,庆王所乘车队缓缓行至城门口,停在了在文武百官、勋贵宗室们面前。
  所有人精神一震,特别是排在前列,力主迎庆王回京的那几位老大人,更是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看向被护卫们紧密包围的那辆马车。
  “到了吗?”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中,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探出来,掀开了帘子,露出了一张清朗的面庞。
  随后,一个人从车里弯腰钻了出来。他穿着一身儒衫,身姿笔挺、白面微须,看起来像是一位风采翩然的中年文士,叫人见之可亲。
  紧张等候的朝臣们不由一怔,险些没能认出来。
  先帝与兄弟们的关系并不亲穆,自从就藩之后,二十年间,庆王再未回过京城一次。因此众人对他的印象,都还停留在二十年前那个身量不足、满脸稚气的少年上,这一照面,真可谓是吃惊非常。
  但旋即,为首的几位大臣脸上就露出了喜色。
  先帝突然龙驭宾天,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为了继位人选,朝中自然是经过了一番龙争虎斗。庆王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得到他们的支持,便是因为他将藩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比其他地方富庶许多。如今朝中内忧外患,急需一位有能力的君主。
  如今亲眼见到庆王,只觉得这般风采卓然,竟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更好些。
  而且庆王没有摆架子,自己掀了车帘出来与他们说话,也让众人安心。
  中书令韩青当即便率领群臣上前,正要跪拜迎候,站在车辕上的庆王已经将手一抬,止住了他们,“诸位且慢。”
  韩青微微一怔,“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陛下尽快正位,以安人心……”
  虽然说先帝既无子嗣,又没有留下圣旨,如今朝中诸事都是由三省六部的重臣们主理,只要他们都支持庆王,那么登基也不过是走个流程。但这种事,终究是宜早不宜迟,迟恐生变。只有庆王真正继位,名正言顺,那些暗地里的风波才会真正平息。
  “不急。”庆王微微一笑,令人如沐春风,“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地办。本王匆忙回京,就是为了送皇兄一程,不如先谒梓宫,再谈其他。”
  韩青心下一松,脸上也露出来了几分,“陛下思虑周全,臣等不及,是该先谒梓宫。”
  按理说,庆王是以皇弟的身份继位,而非皇子,那么究竟是先谒梓宫还是先即位,就是一个两可的选择了。朝臣们自然不会把这种难题留给他,他们今日之所以集结于此,正是为了恭请庆王正位,至于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稍稍推后。
  但庆王显然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主动提出谒梓宫,这样一来,若是能在先帝灵前即位,名分、大义和正统就都不缺了。
  虽然只是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让在场大部分人都对他产生了些许好感。尤其是那些对先帝感情深厚的大臣们,都觉得由他来即位,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新帝尚未即位,大行皇帝的葬礼无人主持,梓宫自然还停在皇宫之中。于是又寒暄了几句,庆王便重新回到马车里,被群臣簇拥着,进入了南城门,缓缓朝皇宫驶去。
  车帘放下,在群臣面前表现得游刃有余的庆王用力呼出了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上不存在的汗,“总算敷衍过去了。”
  “王爷辛苦。”马车内的另一个人柔声道。
  听到这话,庆王转头看去,便见自家王妃正靠坐在车壁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她穿着一件半旧的青色衫子,头发简单地挽起,用一根银簪别住,除此之外,浑身上下并无半点装饰,连腰间的香囊都没有,素净到了极致,反而把那张脸显出来了。
  她面庞白净,五官秀丽,是个十分标致的美人。一双眼睛温柔沉静,仿佛有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这让她的年龄被模糊了,看面容觉得像是二十出头,看气质,却又有一种岁月沉淀之后的洗练,像是一位可靠的长辈。
  庆王看见她,便完全放松下来,笑着唤了一声,“阿姊。”
  “有意思吗?”贺星回笑着问他。
  庆王有些受惊地摇头,“阿姊你是没有看到,外面一片乌央乌央的人,怪吓人的。”
  贺星回被他逗笑了,“幸好该说的话没被吓得忘了。”
  “一路上你说了多少遍,哪里敢忘?”庆王不由小声抱怨。
  贺星回却不放过他,“那待会儿该怎么应对,你再重复一遍。”
  庆王叹了一口气,但也不敢反驳她,只能老实重复,“待会儿灵前会有大臣请我即位,一定要三辞三让,才能答应。答应之后,第一道旨意是追封先帝。第二道是加封皇太后,皇兄的妃子们各进一级,不过移宫之事不必着急,可以等葬礼结束之后再办,王府女眷可暂住东宫。第三道是群臣一体留用。最后是让阿姊去主持宫中事务。”
  “很好,一字不差。”贺星回赞许地点头,“王爷辛苦了,等处理完这些事,在宫中安顿下来就好了。”
  庆王点头附和,但心里却总觉得,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一开始,在庆州收到朝廷的旨意,意识到自己有可能登上那个位置的时候,庆王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但很快,随着队伍启程回京,他那一点兴奋很快就在漫长的旅途之中消磨得差不多了。
  二十年前从京城就藩的经历,在记忆中已经模糊不清了,这二十年养尊处优,没有吃过半点苦、操过半点心,庆王完全受不了这一路的艰辛,不知多少次后悔,想直接回庆州去。
  直到今日,站在群臣面前,被那么多人注视着,虽然他们都没有说话,但庆王还是模糊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当皇帝可能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幸好这些,阿姊都早就考虑到了,并且替他做了十分完整的预案,让他不至于手足无措。
  马车辚辚,沿着大道一路驶向皇宫。
  车内的两人陷入了沉默,而车外,一路所经之处,无数百姓引颈观望着这支规模庞大、肃穆庄严的队伍,心下既忐忑、又期待。
  自从先帝驾崩的消息传出,整个京城就处在一种严肃紧张的气氛之中,那种“变天了”的感觉,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体会到,就连米价都翻了一倍。一直到定下庆王即位,才稍好些。这些天来,关于庆州的消息在整个烨京城里疯传,真真假假难以判断,弄得大家都很好奇。
  庆王的车队一路过来,传到京城的消息就更多了。
  本朝不禁言论,因此民间议政的风气颇为盛行。京城百姓,更有一种天子脚下的气度,对这种事比别处更加热衷一些。这会儿看完了车驾,闲人们四散开去,免不了就要找个地方与人议论一番,于是都汇集到了京城各处茶楼酒肆。
  京中最大的酒楼,名唤状元楼,因为这名字取得好,是书生文士们最爱去的地方,久而久之,也成了个京中消息集散地。此刻,就有许多客人将整个酒楼挤得满满当当,说起刚刚入宫的车驾。
  “都说庆王治下十分富庶,我看庆王殿下的车驾倒不是多么奢华。”有人不解,“便是寻常勋贵宗亲的车驾,也没有这般简素的。”
  京城别的不多,就是贵人多,走在路上,一块砖掉下来,砸到的人十个里至少八个是有身份的,小民们见识得多了,说起来也头头是道。
  就有人说,“你懂什么?这才显得庆王爷爱民如子,有钱也不光往自己身上使。”
  这话说得许多人都忍不住点头。如今庆王即将正位,人人都期盼他是个明君,让大家的日子好过起来,因此也就不吝将他往好的方向去想。至少目前看来,这位应该不会是个爱大修宫殿、奢侈享受的。
  但也有人不信,“我倒觉得,关于庆州的传言不可尽信,只怕是为了造势,放出来的消息。”
  大多数人还是坚信,不会有别的地方比天子脚下的京城更加繁华,庆州百姓也不会比京城百姓过得更好。再说,那关于庆州的传言也太夸张了些,什么能把人照得纤毫毕现的镜子,能香到一里地外去的花露,能把所有脏污都洗掉的肥皂……好像天底下的好东西都聚集在那里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两方各执一词,便因这事争执起来,眼看要僵持住了,忽听有人道,“我们在这里争论再多,也不知真假,为何不亲自去看一看?”
  “庆州山高水远,怎么看?”立刻就有人反驳。
  不等那人说话,已经有人想到了,“不是说庆州的商人一路都跟着王驾吗?这会儿也该入京了吧?”
  “那还等什么,赶紧去西市看看去!”
  第002章 造势
  还没靠近西市,就先碰上了挤挤挨挨的人群,一打听,才知道庆州的商队动作确实很快,这会儿已经把商品摆出来了,这些人都是听了消息之后赶来看热闹的。
  也有几个人是已经进去看过了的,这会儿正被街坊们围拢在正中,询问里头的情形。
  “都卖些什么?”有人急忙挤过去问,“能把人照得纤毫毕现的镜子,香到一里地外去的花露,把所有脏污都洗掉的肥皂,这些有么?”
  “都没有。”那知情人摇头。
  这人是不信有这些东西的,当下心头得意,正要回头去说话,却听那人又说,“这些东西都是达官贵人们才用得起的,摆出来谁买?今日卖的只有各色布料——五十个铜子一匹!”
  最后这几个字,他是抬高了声音喊出来的,顿时引得周围一片骚动。
  一匹布,节省着些用,可以裁出一家三口的衣裳了。即便是京城最便宜的布料,也要二三百钱才能买到一匹,如今这庆州的商人却只卖五十个铜子,叫人如何不吃惊?
  难怪都说庆州人人可以吃饱穿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若当地物价如此,也就不足怪了。
  纵然一部分人心里再酸,也不能不承认,庆州确实有可取之处。若非如此,朝廷诸公也不必千里迢迢将庆王从藩地请回来,奉他登基为帝。
  更多的人则根本没有多想,只一心要往西市里挤,生怕那便宜的布料卖完了,自己抢不到。
  一个不起眼的灰衣男子跟在人群后,见状不由眉头紧皱,这样人挤人,是最容易出事的。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偏偏是今日,是最不能出事的。他正要设法,就听前头有人大声道,“挤什么,挤什么!”
  灰衣人抬头看去,见是那个被围在中间的知情人,顿时心情微妙。
  他知道上头派了不少自己这样的人,去各大茶楼酒肆,鼓动百姓们到西市来看热闹。可难不成就连这些“知情人”,都是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