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111节
作者:女王不在家      更新:2023-03-27 17:18      字数:4095
  初挽见此,只好罢了:“我算是知道了,以后你要瞒着我什么,我肯定猜不到,肯定被你欺负!”
  陆守俨哄道:“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初挽不太情愿,不过还是道:“好吧……”
  当天陆守俨又带着初挽过去了华侨书店,那边有一个内部专区,可以买到外面买不到的书,初挽把岳教授给自己推荐的几本书都买了,这样可以带回去看看。
  正好买书的时候看到《明史》,也就顺便买回去。
  回到永陵后,初挽和初老太爷提起学校的事,初老太爷道:“我对岳先生有些印象,他是一个很本分的人,你跟着他,我也放心了。”
  而对于现在的情况,初挽也觉得很满意了,唯一遗憾的是不能天天陪着初老太爷了,毕竟陪一天少一天
  谁知道这天,陆守俨却给村支书那里打了电话,她赶过去村支书那里打回去了,陆守俨说明天他要过去一趟,说是到时候还会带几个朋友,让她收拾下家里,穿戴也齐整些。
  初挽听着,格外纳闷。
  两个人也没结婚,怎么突然要带朋友来这里,之前他虽然带着南口的战友过来,但是也没见要她这样。
  一时想起他之前说的,大喜事,又觉得恍惚,完全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当下她也就略收拾了下,和老太爷大致提了一声,老太爷也是疑惑,不过并没多问,只是道:“守俨做事应该有分寸。”
  到了第二天,初挽早早起来,重新扫过院子,自己也换上簇新的大衣,没事便在院子里喂鸡,突然就听到外面有锣鼓声,伴随着的还有汽车鸣笛的声音。
  初挽纳闷,想起昨天陆守俨说的,心想总不能他要突然迎亲吧,没有这样办事的。
  老太爷也纳闷,从窗户里翘头:“这是怎么了?”
  初挽放下手中的簸箕:“我去看看。”
  当下出了院子,结果院子外,已经停了好几辆红旗轿车,有敲锣打鼓的,还有捧着奖章红条幅的,她正疑惑,就见陆老爷子陪着几个中山装从红旗轿车下来了,后面陆守俭陆守俨陆续也下车了。
  陆老爷子见到她,笑呵呵地说:“挽挽,你太爷爷呢,在家吧?”
  初挽忙笑着道:“在。”
  她已经看到,那奖章上好像写着字,隐约是“共赴国难,名士无双”。
  陆老爷子当即给初挽介绍了,他陪同着来的,竟然是一位新闻联播上出现的大人物黄同志。
  这位黄同志笑呵呵地和初挽握手:“初同志好,考上了研究生,太有出息了!”
  这时候,初挽已经隐约猜到了,不过也不敢细想,便礼貌地带着大家伙一起进了院子。
  进去院子后,初老太爷自然也是意外。
  陆老爷子一步上前,握住了初老太爷的手,感慨地叹道:“老太爷,虽然你说,这些陈年旧事不想再提了,但是有些事,我如果不做,这辈子不能心安,所以我瞒着你,擅自做主,往事重提,当年你为抗战做出的贡献,大哥为抗日捐躯,这些我们不能忘,所以我该申请的都申请了,这次黄同志特意过来,是想看看你。”
  初老太爷何等人也,一看这场景,便明白了,他叹道:“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那黄同志见到初老太爷,恭敬地上前握手:“初老先生,我来看你了!”
  这时候,初家内外已经围了不少村里人,全都翘头看热闹,大家都知道这些红旗轿车里都是大人物,城里陆家亲戚陪着来的,据说是比陆家亲戚更大的一个官,总之大家新闻里能看到眼熟的官。
  众人翘头看着,却见黄同志亲自将“共赴国难名士无双”的锦旗送到了老太爷手中。
  大家从旁拼命听着,大概听出来那意思,原来初老太爷当年曾经为八路军新四军捐献了大量资金、医疗器械和药品,解放战争期间,更是捐尽了家财。
  这些都是陆老爷子经手的,他自然知道里面种种细节,只是初老太爷在捐尽家财后,便来到这永陵,隐姓埋名,不见外人。
  他解放后一直在找,却找不到。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初老太爷执意不肯离开永陵,至于那些荣誉,更是不肯沾染。
  甚至连自己儿子的烈士身份,都不想去要什么。
  陆老爷子也没办法,他知道老人家心里的凄凉和固执,只能尽自己所能照料着初老太爷。
  如今,老太爷说总算放心了,陆老爷子也就趁机旧事重提了,该有的烈士表彰,以及昔日为解放军捐献财物的那些荣耀,全都给翻出来。
  村里人听着,都惊叹不已,敢情这初老太爷过去还有这么一出?
  这时候,村支书更是跌跌撞撞地跑来,忙要掺和进去。
  村里普通老百姓或许不知道,但是他明白,这官太大了,太大了,他平时摸都摸不着的官,县长见了都得哆嗦的大官,今天可算是见了大世面!
  初挽安静地陪在一旁,听着黄同志陆老爷子和自己太爷爷说话,说起往常来,太爷爷看到自己儿子烈士的荣誉证书,倒是怔怔看了好半晌。
  不过提起他当年捐献的那些财物,倒是并不在意,只是摇头叹道:“微薄之力,这也算不得什么。”
  说着这话的时候,十三陵的风自窗前过,吹起他稀疏的几缕白发。
  初挽眼睛发热,低下头。
  她想着,上辈子,也许到了最后,老太爷终究没放心过,所以陆老爷子也是怀着心事,以至于这件违背了老太爷意愿的事情,他也就没敢提过。
  这辈子,老太爷说他总算放心了,陆老爷子也就有了心思,将那些往事翻腾出来。
  黄同志坐在房间内,陪着说了好一番话,一直到后来天不早了,才要起身离开。
  初挽自然陪着去送,大人物都送走了,老太爷也先进屋休息,村里人全都围上来,问这问那七嘴八舌的,还有问国家奖励多钱,初挽看了看,确实不小一笔钱,大几千块了。
  大家咂舌不已,羡慕得很,又有说初老太爷了不得的。
  那几个舅舅更是瞪大眼,全都盯着,问起来这钱的事,初挽自然爱答不理的。
  陆守俨更是直接一眼扫过去,眼神淡漠锐利。
  大家微惊。
  陆守俨道:“这是国家奖励的钱,国家奖励到个人的,这个钱,一般人想要,也得看看有没有那个胆量。”
  他声音轻淡,面无表情,却自有一股无形气势,几个舅舅舅妈都被镇住了,大家面面相觑,赔笑着,没人敢说什么,缩缩脖子都溜了。
  人都被陆守俨吓跑了,初挽拿来扫帚,扫扫地上的炮皮以及零碎杂物,陆守俨也从旁帮着收拾。
  陆守俨整理着旁边鸡窝上的茅草,侧首问初挽:“算是一个惊喜吗?”
  初挽将扫帚放一旁,隔了篱笆墙,笑望着远处的青山:“好像是吧……我都不知道这些事,我太爷爷平时从来不提。”
  过去的那些辉煌,只留下四个字,散尽家财。至于散哪儿去了,她不会问,他也绝不会提。
  可能这些对于太爷爷来说,也都是伤心事吧。
  陆守俨:“我以前也不知道,看来只有老爷子和我大哥知道。”
  初挽笑了下,想着陆老爷子对自己太爷爷一直非常敬重,这种超乎寻常的敬重,看来不光是因为太爷爷养过他,也不光是因为太爷爷的儿子为他而死,还因为这些,陆老爷子打心眼里敬服着太爷爷,也感激着他。
  因为也只有他,才懂昔年那个名满琉璃厂的初老太爷曾经做过什么。
  他为初家所做的一切,不光是为了昔日那些个人的恩情。
  陆守俨起身走到了初挽身边,看着远处起伏的十三陵山峦,道:“共赴国难,名士无双,老太爷当之无愧。”
  夏日的风自阳翠岭而来,初挽垂眸,低声道:“我太爷爷不愿意声张这些,可能他做这些的时候,也是私心吧。”
  做古董这一行,就得盛世,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没有国泰民安,哪来的闲情逸致。
  民国古玩行业的暴利,无非是把国内的好物件倒腾到了国外,说来说去也不是什么光彩事,而太爷爷是不屑同流合污的。
  之后,姑奶奶出事,是白俄是德国人也是美国人,案件一再搁置,悬而未决,这越发让太爷爷明白,山河践踏,生灵涂炭,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中国商人的利益依然得不到任何保障,再是耀眼的古玩珍藏也都是风雨飘零之中,这就是国弱民孱。
  陆守俨明白她的意思,却道:“没有国,哪有家,老太爷能早早参悟到这一层,已经不是寻常人了。”
  初挽一时也就沉默了。
  太爷爷经历过那么多风浪,解放后,却隐居在此,甘守贫寒寂寥,这其中又藏着多少辛酸。
  陆守俨也就没再说什么,先过去厨房帮着做饭,初挽进屋,想看看太爷爷,不过走到门前,却看到,里屋炕上,太爷爷正捧着自己爷爷那烈士勋章,低头细细地看。
  她心里一酸,便也轻手轻脚退出来。
  退出来后,过了好一会,才去了灶房,和陆守俨一起做饭。
  陆守俨做差不多了,让她拉风箱。
  初挽沉默地拉着风箱,拉了不知道多久,却突然想起什么,慢吞吞地看了一眼陆守俨:“我记得之前——”
  陆守俨:“嗯?”
  初挽:“当时是谁说来着,人无完人,人不是神,没有一个人百分之百正确……”
  陆守俨神情微顿。
  初挽轻哼:“有些人对我太爷爷不太服气呢……”
  陆守俨也没想到她在这时候翻旧账:“挽挽,可不能冤枉我,我对太爷爷一向恭敬有加,而且太爷爷其实很欣赏我,是不是?”
  初挽还是不放过他的样子:“怎么恭敬了?我怎么没看到?”
  陆守俨薄薄的眼皮掀起,慢条斯理地看她那分明找茬的小样子,道:“挽挽,还有不到一个月,我们就要结婚了。”
  初挽不懂:“嗯?”
  她疑惑:“和这个有什么关系?”
  陆守俨道:“我打算提前改一下称呼,他现在也是我的太爷爷了。”
  初挽:“?”
  陆守俨起身,走过初挽身边的时候,轻抚了下初挽的脑袋,语重心长地叹了声:“挽挽肯定是看我和太爷爷关系越来越好,心里泛酸,不过没关系,你这种小孩子情绪,我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说完,也就起身,径自迈步出去。
  初挽坐在那里,怔了片刻,终于喃喃道:“咱俩还没结婚呢,太爷爷现在还是我一个人的!”
  他倒是挺自觉的!
  第80章
  初挽这几天留在家里,看书学习之余,也把家里收拾了一番,顺便想着陆守俨送给自己的那块蓝宝石,不过把家里都收拾过了,并没有找到,也只能算了。
  时间很快到了九月底,初挽要结婚了。
  十里八村都知道,初挽要嫁给城里的陆家,这在永陵村自然是大事,村里人都来帮衬,村支书更是带头帮着把这婚事办得更妥帖。
  陆家已经帮她置办好了嫁妆,到时候直接拉过去就行了,陆守俨也带了人,提前将这边的道路清理下,免得到时候喜车不好过。
  至于沿途的路线,以及接送的时间,全都事先安排妥当了。
  而就在这种喜气中,初挽几个舅舅舅妈格外殷勤,积极地帮衬着这个那个的,不过积极之余又小心试探着,显然是惦记着初家的宅院房子还有田地。
  村支书私底下也和初挽透过话风,她户口迁走吃商品粮了,按照国家的政策,这些农村的东西肯定没法给她,老太爷百年之后,就得看看怎么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