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
作者:
夭白 更新:2024-01-18 17:27 字数:4020
“这要看你们想要细粮还是粗粮了。如果是细粮的话,白面或者是大米一个月可以先分给你们每人二十五斤。咱们多退少补,到了年底要是吃的多了,你们再拿分到的钱补上,如果少了,你们年底就能拿到的更多一些。”
宋有成觉得可行。
他家里头人口多,老人孩子可是最经不起生病的。
如果能吃的好一些,身体肯定也就会更健康一些。
“我想要细粮。”
肖然想了想,也点头道:“我也想要细粮。不过我自己在这里吃的话,可以都换成粗粮。”
宋有成听完,立马接话道:“对,我在这里的吃食也可以都换成粗粮。”
苏国安一听,这两人是愿意让家里人吃好些,自己吃点儿难以下咽的,可见这人品是没问题的。
“放心吧,你们的伙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从工分里面扣。虽然你们想着节省,要是咱们也得讲究个搭配不是?总吃粗粮,你们要是生病了,这工作谁来做?放心吧,咱们这里守着大山,别的不好说,可是肉这一块儿,时不时还是能尝一尝的。”
苏建业嘴角一抽,这是又打上他家软宝的主意了吧?
很快,两人去了宿舍里休息,考虑到他们是技术工,所以苏国安暂时先安排他们两人住一间,而且还给他们抬了一张旧桌子过来。
有了设备,肯定就要有机件库的。
苏有田家的孙子是念过初中的,而且人也老实,平时干活也都是勤勤恳恳的,没偷过懒。
大队部一合计,就把他给安排到机件库这里做保管员了。
等设备安装齐备,苏建业就去找苏国安了。
“咱们这设备已经都试过电了,没问题。全都运转正常。可是哥,咱们这里的用电并不能保证呀。以前有时候一停就是两三天不来电呢,这可咋整?”
“放心吧,这用电的事情,我早就跟谢书记汇报过了,还是向东有出息,直接就跟耿同志做了汇报,然后找到了电力局,直接给咱们抻的工业线。这样的话,只要县里的那些厂子不停电,咱们厂里也不会停。”
苏建业皱眉:“可是这得花多少钱呀?这可不是一米两米线的事儿,耿部长能答应?”
苏国安哈哈大笑道:“放心吧,不是只有咱们一家。现在耿部长主管生产这一块,对于各地的农业、畜牧都抓的很紧。除了咱们这里要建一个加工厂之外,镇上还会建一家包装厂,主要是生产一些农产品的包装纸箱以及一些瓶瓶罐罐的。另外,听说咱们前头的安和公社也要建一家厂子,具体是干啥的我也没打听清楚。这等于是一条线扯过来,同时惠及了好几家厂子呢。”
苏建业这才松了口气,就怕再是苏向东不知轻重的滥用了职权。
他虽然想着让大家伙都赶紧过上好日子,可是更不愿意自己的儿子犯错误。
而且听着堂哥说的这么一大堆,怎么感觉这位耿领导的政绩过于突出,该不会又要升职了吧?
苏建业有些犯愁,要是再升职,那儿子是不是也得跟着走?
咋感觉儿子儿媳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呢?
苏建业甩甩头,自言自语道:“瞎想个啥呢!还是好好把这个加工厂给弄起来才是正理儿!”
第329章 榛蘑
蘑菇加工厂,自然是需要大量的蘑菇做为原材料的,毫无疑问的,这就意味着仅仅是红星大队的蘑菇种植基地,已经是完全不够用了。
谢文亲自带人来了一趟厂里视察,之后又根据他们的生产能力以及销售能力等等做了评估。
最终,谢文决定可以让全公社的几个大队都开始种植蘑菇了。
不过,为了避免大家出现恶性竞争,所以谢书记把红星大队的几位负责蘑菇种植的社员都叫过去开会。
开会地点,就选在了新厂子的办公室里。
苏建业身为蘑菇种植基地的总技术员,再加上加工厂厂长的身份,他自然是要参加的。
而苏小软也被叫上了。
对于苏小软的参与,没人提出异议。
苏小软在听说需要她到场参加会议之后,就把小水叫过来,然后低声吩咐了几句,看着小水撒腿就跑的背影,忍不住笑了两声。
“目前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们的意见是几个大队分开培育不同的蘑菇品种。我们红星大队做为蘑菇种植基地,主要就是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我们这里培育的蘑菇种类也会更齐全一些,这也是为了能让两位技术老师展开更多的研究。”
苏国安说完,然后看向了上位的谢书记,虽然他的提议很好,可是起决策作用的,还是谢书记。
为民大队的大队长首先表态道:“我们没什么意见,其实现在大家对于蘑菇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不管是新鲜的蘑菇,还是干蘑,都很受欢迎。我们这边可以只种植一两种蘑菇,没问题。”
其它几个大队长也都纷纷表态了。
毕竟,种植蘑菇是可以上缴蘑菇来抵一部分的公粮的,就算是这蘑菇卖不出去,那最起码能让他们省不少的粮食呢。
当然,如果是种比较珍贵的蘑菇,那他们可舍不得代替粮食缴上去,那是一定得好好留着卖大价钱的。
不管大家怎么琢磨,总归能分到一杯羹,都是好的。
等到最后确定了这些,谢书记就让大家都先散了。
苏小软没动,一旁的苏建业看她不走,大概猜到了什么,也跟着留下来了。
谢文签了两个字之后,一扭头看到他们两个还在。
“还有事?”
苏小软嘻嘻笑了两声:“谢书记,我们今天其实还有一个成果的,正好您来了,虽然我那新蘑菇还没有完全长好,但是足够给您一个惊喜了。”
苏小软说完,就喊外面的小水进来。
小水手里抱着一个东西,上面还蒙着一层黑布。
苏小软把布揭开,就露出了东西的真面目。
“谢书记,这是我最新培植出来的榛蘑。您看咋样?”
谢文愣住了,一旁的苏国安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丫头说啥?
这是榛蘑?
谁不知道他们这大山上最宝贝的蘑菇就是榛蘑了?
这东西也能人工种出来?
“软宝,可不敢开玩笑呀!这真是榛蘑?”
苏小软笑道:“伯伯您不认得榛蘑长啥样了?”
苏国安愣了愣,随后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之后,突然一拍大腿:“我滴个天!这真是榛蘑呀!谢书记,这东西可老珍贵了。那是既能入药,又能入菜呀。”
谢文不知道榛蘑,毕竟他是城里人,而且对于蘑菇的了解也很有限。
现在看到他们几人的反应,心里头也多少有了点儿数。
“这东西很难得?”
谢文问的是站在他身后的苏向成。
苏向成也没瞒着,他此刻脸上的表情也是相当精彩的。
“谢书记,这东西的确是很难得的,而且也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宝贝东西,算是特产吧,可是又因为量少,而且一般也都是长在山里,并不是很常见的东西。”
谢文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苏小软,等着她来给自己科谱一下这东西的好处。
“谢书记,榛蘑是传统中医药材,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的功能。常用于治羊痫风,腰腿疼痛,佝倭病等,这是老牛头给我讲过的,而且我也问过了县里的一些老大夫,确定他说的没错。而且如果经常食用榛蘑,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症,皮肤干燥;并增强对呼吸、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
苏小软笑了笑,指了指那一个菌包道:“谢书记,好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榛蘑可用来栽培名贵药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关系,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这一点,我目前还在试验中,已经初见成效,想要看到更准确的数据,估计还得等一等。”
谢文一下子就激动地站了起来。
竟然还能与天麻共生?
谢文不懂蘑菇,可是他知道天麻呀!
这天麻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药材,而且价格向来不低。
“软宝,你说的可是真的?”
苏小软十分慎重的点点头:“谢书记,具体的一些成果我们还得再等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能人工培植出榛蘑来了,这个不需要再有什么怀疑了。我和我爹已经做出来了几个榛蘑的菌包,不过因为我们还在试验它和天麻共生的一些细节,所以提供给种植基地培育大概还要再等等。如果能连天麻一起培育,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谢文呆了好一会儿,那双眼睛就一直盯住了苏小软,半天没挪开过。
这个小姑娘给他的惊喜可实在是太大了!
而现在,他也意识到,这个榛蘑的重要性了。
“好,你和苏建业同志继续试验,需要什么就跟苏大队长说,如果他那里满足不了你们的需求,就来找我。既然有了发现,咱们就得一鼓作气。”
“是,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我们一定尽快拿出一份成果给您看,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谢文从不怀疑苏小软的能力。
毕竟认识这么久了,这姑娘从来不说没有把握的话。
只是这榛蘑若是人工种植,不知道它的成熟期和市面上的供求关系又是怎样的。
谢文想好了,回去以后就得让人去做调研。
他身为公社书记,总不能什么都指望着底下人来给他递梯子!
第330章 不贪功
其实苏小软提到的榛蘑和天麻共生,以及榛蘑的一些药用价值,并非只是从老牛头的医书上看来的,而是她上辈子活到四十几岁的时候,才从网上看到的。
而且,那会儿苏小软就知道了人工培植榛蘑,真地是很不容易。
要想人工栽培榛蘑,必须先采集到野生榛蘑,分离制作菌种,光这一点,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她还打算利用榛蘑来提高天麻的产量了。
事实上,榛蘑的部分药用价值,是和天麻很相似的。
苏小软记得上辈子是看过这个新闻的。
她不记得是哪个地区了,只是记得他们研究出来的榛蘑人工栽培技术,比较简单省事。一次可以栽培出菇三到四年。家家户户都可以在房前屋后栽培榛蘑。大户可以在山地林区大量栽栽,栽培季节主要应当选择在春秋两季,三伏天不适合栽培。
苏小软没有这方面的详细数据,她只能是根据自己以往的一些经验,再慢慢一点点的试。
事实上,她试验这种榛蘑菌包,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好不容易才出了这么一点成果,可是这个菌包的使用率肯定没有上辈子人家研究出来的那个高,而且长出来的榛蘑产量也比较低。
这个苏小软倒是不急。
毕竟他们现在缺少各种东西,又没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能培植出来,她就已经很兴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