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作者:张佳音      更新:2024-02-04 17:20      字数:3233
  “手巾绑上。”
  赵芸芸不爱绑,但吃了灰,还是听赵柯的话,抽出手巾绑在脑后,期间眼睛始终盯杨菲。
  杨菲说:“其实还有别的原因,罗风说他在县里见过咱们,对赵柯印象深,所以靠山屯儿选男青年,他才报名过来,到咱们村儿之后就关注赵柯多一些。”
  她看向赵柯的脸,好看的,印象深很正常。
  赵柯没想到还有前因,想了想,问:“是招兵那次?”
  杨菲点头,“他说排在咱村儿后面,我们都太紧张了,没有关注过别人。”
  其实关注了,但也只是对竞争对手的那种关注,审视其他人的身高体形啥的,按照性别,杨菲她们几个女孩儿当然主要打量的是其他女青年。
  反正杨菲当时完全没注意到罗风的存在。
  赵柯更不可能注意到,了然地点头。
  赵芸芸说话不过脑子,“没选上啊,他个头比赵枫是矮一些。”
  “一百七十多公分,比我高一头呢,没选上的人那么多,很正常嘛。”
  赵柯给了赵芸芸一个适可而止的眼神。
  赵芸芸撇嘴。
  杨菲不好意思地看赵柯一眼,“他说他喜欢温柔点儿的姑娘,所以……”
  赵柯和赵芸芸沉默。
  所以,她们两个那一脚振聋发聩,打破了没有看透本质的男青年的幻想。
  赵芸芸心虚地瞥赵柯,“赵柯不温柔吗?她多温柔啊……”
  她这话说出来,杨菲沉默了,绞尽脑汁地说:“男人喜欢的温柔是那种……软绵绵的,说话轻声细语的,显得他强大的。赵柯是温柔,但是不一样,她比男人可靠,嗯……罗风如果有好感的是棉姐,可能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赵芸芸吐槽:“男人肤浅呗。”
  杨菲连忙摇头,对赵柯解释:“我不是说喜欢棉姐就是肤浅,棉姐也不是……”
  她不知道怎么说,眼里有些急色。
  赵柯安抚她:“没事儿,我知道你的意思。”
  赵棉是柔韧的,她整个人没有任何攻击性,但她有底线,也折不断。
  很多男人有掌控欲,喜欢的与其说是温柔,不如说是顺从。
  杨菲不像大多数村里姑娘那么大嗓门儿,又善解人意,贤惠能干,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符合男人心中“温柔”、“好妻子”的形象。
  不过,赵柯想到杨菲拿劁猪刀前慌张,下手时手起刀落的稳劲儿……
  她心理素质相当不一般。
  三人掰到各自垄沟的尽头,换垄沟时,赵柯顺手拍拍杨菲的肩,“保持下去,扫盲班一定要好好上,你有前途的。”
  杨菲眼睛里瞬间燃起火炬一样,兴冲冲地保证:“我一定好好学!”
  她一下子吃了大力丸一样,啪啪掰苞米,没一会儿就把赵柯和赵芸芸落在后面。
  赵芸芸望着杨菲越来越远的背影,抽抽嘴角,又好奇地问赵柯:“你觉得我有啥前途?”
  赵柯上上下下地看她,看了很久。
  赵芸芸不忿,“咋,我还没有点儿优点了?”
  “优点是有,前途嘛……”赵柯故意拖长音。
  赵芸芸噘嘴,瞪她。
  赵柯轻笑,“谁不是向前走?路有那么多条,我有说她走得是哪一条吗?保持学习,肯定没错,至于最终走到哪儿,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
  她可没那个本事挨个指明路,就是犯了催人上进的毛病,说一说又不费事儿。
  赵芸芸立马道:“我可不读书。”
  学习又不只是读书。
  赵柯催促:“赶紧吧,落下太远,你不丢脸?”
  赵芸芸忽然生气,“最讨厌一起干活,比我勤快很多的人。”
  “讨厌也没有用,比你勤快的人太多了,你讨厌不过来。”
  赵芸芸指责她:“你变了,你以前可不催我,我改口,我现在最讨厌你。”
  赵柯不知不觉落下她一大段,“无所谓,你可以一直讨厌我,顺便给我垫底。”
  赵芸芸被刺激到,加紧速度,很快就赶到赵柯前面,回头冲她嘚瑟地笑。
  赵柯不以为意,匀速向前。等到赵芸芸一松散,两个人持平,赵柯就刺激刺激她。
  每一次,赵芸芸都会被刺激到。
  中间休息的时候,懒人赵芸芸一回头,惊了:她咋干这么多活?!
  第二惊:怪不得胳膊抬不起来了……
  然后才想起来找罪魁祸首,愤而指控。
  赵柯不痛不痒,毫无损失。
  ·
  玉米掰了两天,割玉米杆儿又用了一天时间,赵村儿今年的抢收才进入下一阶段。
  晒场堆满豆秸杆,需要打出来。
  玉米直接进了大队的大库,得剥皮,还得剥粒儿。
  这部分完事儿还得筛,分成上中下三等,分别入库。
  这部分是慢活儿,尤其是剥玉米。
  赶巧,庄稼从地里收回来的第二天,就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雪不大,细细绵绵的,下个不停。
  这时候还没冷到份儿上,等雪停,太阳出来,有可能会化。
  所以雪刚一开始下,赵新山就组织人拿之前盖白菜的草席,把黄豆杆全盖上了,草席不够,就用玉米杆儿。
  一个早上,上面蒙了一层雪皮。
  大队办公室生起了炉子,赵柯从外头进来,立马关上门,挡住雪花和寒气。
  “来了?”赵新山招呼她,“过来暖和暖和。”
  三人围坐在炉子周围,给赵柯留出了一个位置。
  每次都是赵柯最晚来,但她从来不迟到,踩点儿踩得极准。
  赵柯在门口跺掉鞋上的雪,才过去坐下。
  赵新山道:“人到齐了,开会吧。”
  今天全大队休息半天,赵新山就叫几人在大队部开小会。
  赵柯从挎包里拿出本子和钢笔。
  许副队长和牛会计也都翻开本子。
  他们以前没有开会随时带本子和笔的习惯,当然,以前也没有这么多小会要开。
  赵新山眉间挤出两道小峰,“粮食还没处理,又要盖大库又要盖土窑,天冷干活,太遭罪了。”
  许副队长道:“今年从八月开始,整个大队就没怎么得闲儿,倒不出工夫干别的,已经尽量挤时间了,堆到这时候,也没有办法。”
  其实大队要是不着急,留到明年天暖盖也行,可这样一来,今年这个漫长的冬天属实有点儿浪费。
  牛会计建议:“大队今年不用交粮,村儿里粮食应该还够吃,不如黄豆和玉米晚点儿再收拾,先紧着大库和土窑干。”
  赵新山想了想,“只能先这样儿,扫雪勤快点儿,糟尽不啥,到时候安排顾校长他们三个老师领着村儿里的娃娃们干。”
  村里的孩子们干活儿,不是啥大问题,学校本来就有劳动课程,上头也一直宣扬学校的课程要和农业结合,跟劳动结合。
  北方的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春天种树,夏天打草,秋天捡地,冬天扫雪,哪个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个没啥异议。
  今天小会的主要内容,是社员们都关心的盖砖房,以及秋收分红。
  大队办公室门儿对着的墙下,赵新山让人搬了个书桌放在那儿,两块儿砖跟供在那儿似的,谁进来第一眼就能看见。
  后来傅杭他们烧出第二窑砖,又捡了最好的一块儿,搁在两块儿砖上头,摞成个小山形状。
  赵柯对烧砖的进度最了解,“傅知青他们院儿里那个小窑,一窑只能烧几块儿,目前烧了几窑成品,稳定性还行,不过等大窑建起来,还得调试一段儿时间,出砖量肯定不大,而且真开始组织社员们烧砖,还得进行培训。”
  这也是赵柯一开始只要求烧出百平米房子砖量的原因。
  一冬天才百平米的砖量……
  许副队长失望,“照这么说,村里全盖上砖瓦房,得好几年啊。”
  赵新山心里倒是有点儿数,说:“等大伙儿上手了,以后再多盖个土窑。”
  “那也得挺久,农忙的时候土窑又不能开,耽误出砖……”许副队长烦恼得挠头,“不过明年肯定能盖几间,先盖谁家?大队部吗?”
  赵新山犯烟瘾,抓了把玉米须子进搪瓷缸子,拎起炉子上的水壶,浇在玉米须子上。
  赵柯出声:“不,先卖出去。”
  赵新山浇水的动作顿住。
  三人全都看向赵柯。
  许副队长问:“卖哪儿去?咱公社有几家能盖砖瓦房的?”
  他们以为,赵村儿大队烧砖,肯定先供给村子里,毕竟目前确实没有啥市场,他们也没能力送到县里抢人家大砖厂的生意。
  赵柯道:“有啊,公社不是要建酸菜厂吗?”
  三人:对啊,公社还要建酸菜厂呢……
  “!!!”
  三人又震惊地看着赵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