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节
作者:隽眷叶子      更新:2024-02-24 15:48      字数:4185
  虽然幼儿园没有寒暑假,但是新生进园得等到九月一日,还有整整一个月呢,刘丽芳就这样走,两孩子谁带?
  于是刘丽芳只在喜洋洋餐馆吃了个晚饭,就在陈招娣的催促下,由刘新建和张洪亮开车把人送去了门头沟,只留蒋玉梅在城里。
  刘丽芳怕了得直跳脚,凭什么蒋玉梅可以留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她却要去山沟沟里带孩子?
  “凭什么?就凭你没文化!”陈招娣一巴掌拍熄了刘丽芳的气焰。
  目送两辆车没入夜色中,陈招娣揉了揉酸涨的眉心:“真是个孽障,几十岁的人了,做事还是这样没轻没重!希望玉珠能压得住她,别让她在亲家面前再闹什么蛾子。”
  刘欣雨没有接迹个话茬,心里给蒋玉珠点了支蜡。
  就张洪伟和蒋玉珠那种性子能压得住刘丽芳?
  难!
  这已经不是刘欣雨该考虑的事了,不过心里多少又有些不太踏实,想了想还是对陈招娣多说了几句:“奶,过几天让新建抽空开车送玉梅表妹去门头沟看看,要是姑在那边待不下去,还是早些安排玉梅与她回家。”
  陈招娣叹了口气,点头应了下来。
  她是恨不得依了刘丽芳,今天就让她回家。
  只是蒋玉珠那里确实也有难处,只能先紧着蒋玉珠的需要,让刘丽芳去门头沟待些日子。
  陪着陈招娣又聊了会闲话,见陈招娣的神色终于缓和了下来,刘欣雨就打算回北湖胡同了。
  她还得收拾行李呢!
  从包里拿了两百块钱,塞到陈招娣手里,刘欣雨道:“奶,我明天一早就得去机场,没时间给玉梅做衣服、买东西,这两百块钱,你帮我给玉梅,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希望刘丽芳别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更希望等她出国公干回来的时候,刘丽芳已经回老家去了。
  陈招娣看着手里的钱怔了片刻,最终收了起来。
  蒋玉梅跟车去了门头沟,晚上会跟车回来,此刻并不在餐馆。
  刘欣雨明天一早就要去机场,这钱确实只能由她转交了。
  这是刘欣雨的心意,她当然不能替蒋玉梅推辞。
  两辆车都去了门关沟,刘欣雨只能骑着自行车回家。
  好在夏天的晚上还是挺热闹的,一路平安回到北湖胡同。
  收拾好行李,看时间还早,给自己泡了杯茶,去小工作室接着设计冬季的新款。
  虽然现在还是八月初,设计室的秋季新款早已经发布,而冬季新款也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
  因为刘欣雨的退出,欣雨设计室的订单明显减少。
  设计室开始转型,以设计婚纱礼服高档定制为主,虽然推出的新款的脚步明显变缓,但款式更新颖,质量也没有因为刘欣雨的退出而有所下降。
  当然虽然目前刘欣雨也只是表面上与欣雨设计室没有关系了,却还没有彻底与设计室脱勾。
  没办法,尽管辛皓只在老家待了半个月就匆匆赶回了京城,但是他现有的功力还不足以撑起设计室,因此设计室所出的新款设计图虽然签的是辛皓的名字,但是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款依然由刘欣雨提供设计,剩下的不足百分之十才是真正出自辛皓之手。
  辛皓最近也是很拼,为了提高设计能力,几乎把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和设计之中,也幸亏有于文丽在身边照顾,要不然刘欣雨真的要担心他连吃饭都记不得了。
  想到辛皓和于文丽这对曾经的父母,刘欣雨怔忡了片刻,脸上露一丝说不出什么滋味的笑意。
  因为于父出事,辛皓陪着于文丽匆匆赶回家探亲。
  前后不过短短半个月,两人回来的时候却大派喜糖,这对年龄都只有二十岁的年轻人居然就那么匆匆地结婚了!
  比辛雨记忆中父母的结婚年龄整整提前了四年!
  辛雨是九四年出生的,是父母结婚四年才出生的,也就是说曾经的父母是在九零年结的婚。
  就是不知道他们的孩子会出生在哪一年,应该不会再等到九四年才生孩子了吧。
  这样也好,至少不会再生个她出来!
  刘欣雨甩掉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拿起笔专心画起设计图。
  一旦沉浸在设计中,刘欣雨几乎摒弃了周遭所有的动静,于是压根不知道刘新建与张洪亮回来是什么时候回来的,直到一阵香味扑鼻而来……
  回头看到张洪亮和刘新建端着宵夜进来,刘欣雨闭上眼睛用力吸了口气道:“小馄饨。”
  “怎么样,我就说你姐一猜必中!”张洪亮含笑看向刘新建,颇为得意。
  刘新建轻轻哼了一声,他当然知道老姐能猜中,却见不得张洪亮如此得意,自然要让刘欣雨猜一猜馄饨用的是什么馅。
  要是老姐还没尝过就能猜出馄饨皮里面包的是什馅,那才叫高!
  刘欣雨支着下巴,看了眼碗里的馄饨,这个确实有点难度,但是大致的方向她心里还是有的。
  于是笑盈盈地说道:“这大晚上的,肯定不能太油腻,不可能是猪肉馅的。牛肉嘛。应该也不可能。大概率是鱼肉或者虾肉,外加荠菜。前几天去门头沟,看到屋后有一小块地里的荠菜还嫩得很呢。”
  刘新建无话可说了,这都能猜到,不服气都不行!
  看把张洪亮给得意的!
  刘欣雨舀了颗馄饨放在嘴里慢慢品尝:“不错,馄饨皮十分劲道,应是新建的手艺!做面食,新建还是有一套的,你比不上新建。”
  最后这句当然是对张洪亮说的。
  这下子轮到刘新建得意了。
  这不,笑眯着眼睛,像极了被撸顺了毛的猫咪。
  这两人有时候特别幼稚,这有什么可得意的?
  刘欣雨只当没看到这两人有眼神官司,问了问刘丽芳去门头沟安置的情况。
  刘新建呵呵一笑道:“姐,你没发现吧,他们住的地方离派出所很近,不怕我姑闹蛾子!”
  刘欣雨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她真没注意那附近就有派出所。
  这样的话,应该是可以放心了!
  第491章 一声声叹息
  不过刘欣雨放心得太早了,当她二十天后出国公干回来,得知刘丽芳闹出的事,真是既震惊又有些后怕。
  “我姑真的差点被人拐了?”刘欣雨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
  虽然刘新建和张洪亮肯定不可能编这样的故事来骗她,但是刘欣雨是真的真的想不到高丽芳居然会那么蠢,蠢得被人挑了两句话就离就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也就摆了,你直接去火车站回老家啊,结果听说能轻轻松松赚大钱,就屁颠屁颠地跟着人跑。
  要不是蒋玉珠发现应该好端端在家看孩子的人突然不见了,立马给陈招娣打电话。
  陈招娣心里恨极却也不敢轻忽,忙不迭地给刘青松、刘新建还有张洪亮打电话,于是所有能用上的人脉都动了起来。
  所有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甚至机场都成了重点的搜寻场所,两个小时之后终于在火车北站找到了正排队准备进站的刘丽芳。
  只要再晚个几分钟,刘丽芳就会跟着人上了去东北的火车。
  要真上了火车,在这个没有监控的年代,就如同石沉大海,那可真的找不到人了,结局如何真的很难说。
  整个寻找的过程说起来不过几句话,当时的焦燥、紧张真的很磨人。
  待把一脸惊吓的刘丽芳带回喜洋洋餐馆,陈招娣拿起鸡毛掸子没头没脑地抽了刘丽芳一顿,打得刘丽芳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这么一场惊吓之后,自然没人再敢将刘丽芳留在京城,蒋玉梅的学习计划才刚刚进行了几天就因为刘丽芳的愚蠢行为泡汤了。
  好在刘新菊不小气,送了她不少复习资料,总算让她不虚此行。
  陈招娣担心蒋玉梅看不住刘丽芳,本打算让刘新建辛苦一趟,正好遇到张洪亮要去申城出差,于是送刘丽芳母女回乌县的重任就交给了张洪亮。
  按陈招娣事先的叮嘱,张洪亮不但把刘丽芳母女送回乌县,而且一直送到蒋友明和蒋建安手上,只在张刘村露了个脸,就匆匆赶往申城。
  对于刘丽芳闹出的事,刘欣雨也只能摇头叹息。
  看着明显瘦了的陈招娣和刘厚兴,刘欣雨有说不出的心疼,蹙眉问刘新建:“我看爷奶的精神都不太好,可是身体不舒坦?”
  刘新建叹了口气道:“这两天已经好多了。姑走后,爷奶都在床上躺了好几天,让他们去医院又不肯去,最后只能请了兰医生来家给他们看了看,说是气的急的,开了几付中药,让他们静养。但是他们哪里肯静养,躺了几天就躺不住了。谁也劝不住,只能由着他们来餐馆。”
  刘欣雨也不由跟着了口气。
  虽然陈招娣总是嫌弃刘丽芳,甚至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恼怒,但是她的内心里对刘丽芳是有愧疚的。
  刘丽芳当年可以找个更好的家庭,是陈招娣觉得蒋友明老实忠厚,蒋家那老太太也是个好相处的,于是硬是说服刘丽芳嫁给蒋友明。
  原先两家的条件差不太多还好些。现在的刘家与蒋家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刘丽芳的心理也就越难平衡。
  刘丽芳的这种心态,刘欣雨能理解,但是刘丽芳总想着不劳而获,实在让刘欣雨感到不喜。
  刘丽芳只看到刘家表面上的光鲜亮丽,却看不到刘家所有人为这个光鲜亮丽所付出的辛苦。
  再说这几年刘家也没少拉扯蒋家,要不然老家的袜厂就是直接出售,而不是交给蒋建安管理。
  看着头发又白了几分的陈招娣和刘厚兴,刘欣雨觉得也许可以再拉蒋家一把,正好把老家的袜厂给处理了。
  现在刘家老老少少都已经落户京城快两年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京城的生活,应该不太可能再回老家生活。
  不如把老家的那个厂子转给蒋家,再大力地扶蒋家一把。
  老家的房子可以给蒋家暂住,但是所有权必须是老刘家的,总得给两老人留点念想。
  当然这两件事都得先与刘青松商量,毕竟那个袜厂每年也有小几万的收益。
  征得刘青松同意,还要等刘青松与王三妹沟通,总要大家都同意才能告知陈招娣刘厚兴。
  刘欣雨不是个有拖延症的人,正好部里给了两天倒时差,趁着休息,直接去酒楼找刘青松。
  刘青松听了刘欣雨的来意,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两天刘欣雨听得最多的似乎就是一声声叹息,陈招娣的、刘厚兴的、刘新建的,甚至还有刘新诚的……
  现在又是刘青松的,不由自主地刘欣雨也在心里叹了口气。
  哎呀,这样下去不行,总是叹气岗位把自己的精气神都叹没了。
  振作了一下精神,刘欣雨含笑看着刘青松。
  刘青松也跟着振作了一下精神,轻咳一声道:“这些日子我也在想这件事。
  自你姑来了京城之后,你爷奶心里就不好过,特别是出了你姑差点被人拐走的事之后,他们是吃吃不好睡睡不好,见天地唉声叹气,弄得大家心里都很难过。
  其实你爷奶心里在想什么,我心里是明白的。
  只是丽芳想要的太多,就算我肯给,你爷奶也不会答应,更何况我总得考虑你二婶的心情,更说也有四个孩子要养。他们要读书要结婚,我也得为自己的家庭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