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八章闲话家常
作者:
华雪慈 更新:2022-08-26 15:00 字数:2237
嫤娘出手不凡,男孩儿人手一对白玉圆佩,一套木雕的十二生肖玩偶,与一套质地上佳的文房四宝;女孩儿也是各一对白玉圆佩,一套木雕的十二生肖玩偶,并一套珠花头饰和几个绣了荔枝的荷包和手帕子。
孩子们向嫤娘见了礼,然后高高兴兴地捧着各自的礼物退下了。
嫤娘又叫了铎郎过来,教他一个一个地认着太婆婆、叔祖母、姨母和舅母等人……
铎郎自然也得了夏府众女眷的不少礼物,他将那些贵重之物交给了春秀,然后就拿着生肖玩偶爬上了胡床,和表兄表姐们一块儿玩去了。
女眷们便也相携着上了炕床。
众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彼此之间的家事……
待聊完家事,众人又说起了朝堂上的事。
而在众人之中,夏婠娘与夏茜娘的夫婿在野,夏二老爷入翰林院专事编修,夏大郎在礼部任文书。真正能说上话的,大约也只有夏嫤娘和夏碧娘两个了。
夏碧娘的夫君胡重沛原是田骏手下,也是金吾卫之一。先皇驾崩前的几天,田骏觉察出不对,不但自己想法子退出旋涡中心,而且也看在姻亲的份上,点拨了胡重沛几句。
胡重沛也是个狠角色,回去和妻子父亲一商量……
第二天夜里,华昌候去花舫豪饮,豪饮过后又“不慎”落湖,后来虽然被伴当救下,却几欲溺死。接下来,华昌候夫人哭天抢地请了各位太医来看,也总不见好,甚至一度病危。
胡重沛只得向先皇告了假,在家奉养病危的老父。
就这样,胡家也是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个难关。
只是,新皇即位之后,田骏是少数几位仍在御前任金吾卫的侍卫首领;而毫无根基的华昌候府并不能给胡重沛提供任何有力的帮助……于是,胡重沛被调到京西步兵营里任了个团练散职。
夏碧娘是个一心人。
自下定决心要和胡重沛好好过日子以后,她就一心一意地居家过日子了……帮着婆母料理家务,然后就是管着胡重沛的几个妾,因自认为资质不佳,索性花了钱从外头请了女先生回来教导胡重沛的几个庶女琴棋诗画……
除去该尽的正妻本分,空下来的时间被她拿来看书、临摹字帖等。因她的字迹圆润刚正,临摹过的字帖常被亲友要去,给家中刚刚开蒙的孩儿们当描红帖。
后来来求她字帖的人多了去,她才在夏碧娘的夫君蒋大郎的帮助下,将她临过的帖子刻了模板,印刷出给刚启蒙的小儿郎们做描红本……所以夏碧娘又被外人尊称为帖儿娘。
夏碧娘愿意和娘们姐妹们走动,且胡重沛的命和官运也都因姻亲田家得以保留……是以夏碧娘待嫤娘也十分亲厚。
嫤娘便直接问道,“前儿你屋里那个何氏四娘的姐姐……”
“我屋里的那个是何五娘,进了宫的那个才是何四娘。”夏碧娘解释道。
“之前何四娘有宠,还曾为先皇怀过一个孩子……”夏碧娘小小声说道,“……因为她怀了孩子,宋皇后怕她出意外,还特意把何四娘挪到她的寝宫里去了……结果有一天,她不小心被宫人推了一把,跌了一跤……孩子没了。”
嫤娘“啊”了一声,半天都没说话。
夏碧娘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只是说道,“后来先皇驾崩,新皇即位,原来的圣人被称为开宝皇后,移居东宫,何四娘在开宝皇后的宫里做个洒扫宫女罢了……”
若不是嫤娘相问,夏碧娘原也不会拿这事儿出来说,所以众人都不知道这事儿。
再转念一想,会是谁容不得何四娘肚里的孩儿呢?
看起来,宋皇后应该是无害的,倒有可能是四王赵德芳……毕竟赵德芳的后盾只有宋皇后,若宫人何四娘再生个皇嗣下来,入了宋皇后的眼……那还有他什么事儿?
当然,也有可能是小鸡肚肠的二王赵德昭!而原皇叔赵光义、赵光美等人也洗不脱嫌疑……甚至就算是宋皇后,也有可能就是幕后黑手,当初将怀了孕的何四娘接到自己身边,只为了表面上洗去自己的嫌疑,毕竟正常人都不会主动给自己找麻烦不是吗?
后宫水深,这样的事儿还是少说为妙。
这时,夏婠娘也小小声插嘴道,“我那闺中密友云姐姐的小姑,如今已成了新皇身边的德妃,也是前儿怀了一胎,后来莫名其妙就落了胎……”
李霸图之妹、德妃有孕又流产的事儿闹得挺大,几乎人尽皆知。
想想赵光义年长李德妃二十岁,他的长子长女只比李德妃小三四岁……而赵光义子女众多,李德妃腹里的孩儿是怎么没的……呃,这似乎也是个有些敏感又不好议论的事儿。
夏茜娘掩嘴笑道,“哎,你们听说了嘛?南唐国破之的,后主李煜被封为违命候,拘于行宫……他的王后小周氏倒被封了个郑国夫人。我也是听说的哈……每逢年节下的,那郑国夫人也是外命妇,要去宫里给贵人们请安问好。旁人去了,一日来回……偏她去了,要隔上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一回来就大哭大闹,还疾声打骂李后主,闹得旁人好不尴尬!”
众人听了,不禁十分震惊。
再想想先皇宠妃花蕊夫人也曾是后蜀国主的妃子……罢,花蕊夫人是在先夫亡故之后才进的宫,虽然不知孟昶身死是不是先皇的手笔,可好歹也勉强算是寡妇再嫁,也就没那么惹人非议。
可如今南唐后主仍在,官家他怎么就招惹上了郑国夫人小周氏呢?
姐妹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有些不知要说些什么才好。
孩儿们仍凑在一块儿快活着玩耍,可大人们却有些强颜欢笑……这君体乃国体,君颜乃国颜,在这样的君王手下做事,也不知好是不好。
但很快,众女眷们就隐去了愁容——外头的事儿,不还有男人们顶着么!再说了,这会子在老安人的跟前,也不好说这些朝堂上的难事,免得让老人担忧。
于是,嫤娘便与娘家众亲共济一堂,热热闹闹地用完了饭,这才又带着儿子回了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