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
作者:外乡人      更新:2022-08-26 19:48      字数:4154
  水源:“……”啥时候的事,他咋不记得了。
  看水源一脸茫然,贾小妞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怪不得人类时常说,男人都是吃干抹净的混蛋。当初这混蛋吃了她多少鸽子肉,大雁肉还有烧麻雀,现在竟然还装得跟没事人一样。
  算了,咱也要理解一下那些记性不好的人。“那对雁越养越老,既不会下蛋,也不能拆开它们让它们劳燕分飞。所以除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吃到肚子里,还能怎么办呢。我也很无奈~”
  水源愣愣的点头,“对,媳妇说的对。不能比翼双飞,也不能劳燕分飞。”
  对他媳妇永远不抛弃不放弃的水源,说完这话又给他媳妇找到了一个理由。
  不是媳妇非要吃大雁,这是他媳妇会过日子的表现。
  你想呀,他这个皇子都知道,一般人家养鸡,都是多养母鸡,少养公鸡。就为了下鸡蛋和孵鸡崽。
  公鸡养多了,着实是一件特浪费的事。现在他媳妇接收了两只公大雁,肿么办?
  自然是杀了吃肉呀。
  又将滤镜加厚了一层的水源,看向他媳妇的眼神都带着璀璨的光芒。
  这就是上天特意为他送来的媳妇呀~
  忒特么跟他合拍了。
  ( ̄▽ ̄)~*
  第145章
  水源与贾小妞站在梨香院的后院一同讨伐了公雁干吃不下蛋的可耻浪费行为后, 俩口子那诡异的眼神双双双看向院中那只受了伤的大雁。
  公的?
  还是母的?
  吃还是不吃, 这是个问题。
  大雁被这俩无良的看得寒毛倒立,拼命的扑扇自己那受了伤的翅膀,不停的鸣叫。
  于是大雁惊恐的叫声,又引来了更多的人。
  贾小妞还是要面子的,见此摸了摸鼻子, 朝水源笑得温温柔柔的,“大雁看过了,我们去跟祖父说话吧。”
  水源与贾小妞对视良久, 然后又一同回头打量那只受到明显惊吓的大雁,最后才牵着手回了前院。
  便宜它了。
  回了前院,贾代善吩咐人做的那些贾小妞素日里爱吃的小点心也都摆上桌了。祖孙三人坐在厅堂的圆桌上一边吃点心一边说着话。
  一般都是贾代善在说贾小妞脾气不好, 性子太直什么什么的, 然后贾小妞只低头吃她的点心,水源则负责回复贾代善他媳妇好得不能再好的话。
  总之这一场午茶谈话,三人都挺满意的。
  贾代善再多的担心说是说不完的, 不过好在无论是水源还是这门亲事, 贾代善都挺有信心的。
  心中想着等到三个月后便可以出宫, 那时家常往来多一些, 总不至于让心肝受了委屈。
  而且这三个月里,他不是还可以时不时的进宫去嘛。
  心中默默算了一下日子, 贾代善便准备每隔个七.八天的就进宫给当今请回安,完事再去皇子的宫殿看望心肝去。
  反正他这个年纪,很多事情都不需要避讳了。
  “若是在宫里见到元丫头, 你自己且看情况应对吧。”想到另一个陷在宫里的孙女,贾代善又是一阵头疼。
  他不愿见她过得不好,但他更不愿意让自己的心肝受她连累。两害相权取其轻,若不能都保住,那至少要保住一个。
  就像是鱼的世界没有小蝌蚪找妈妈一样,鱼生从未感受过亲情的贾小妞,其实并不太能够理解贾代善为人祖父的心情。
  不过她并不傻,贾代善话里的难过她还是听出来了。看一眼水源,贾小妞笑眯眯地对贾代善保证,“阿源管着内务府,大姐姐在宫里的吃穿用度,祖父尽管放心,短了谁的也不会短了她的。至于宫里惯常的跟红顶白,回头让阿源给大姐姐挑几个老实忠厚的宫人也就是了。”
  贾代善点头,“这就已经很好了。至于其他的,若是她向你提出什么要求,你大可不必再理会。”叹了口气,贾代善也有几分后悔,“也怪我当初没怎么上心,倒让史氏和王氏将她教坏了。不然……何至于此。”
  二十来岁的大姑娘了,若是没进宫,若是当初没整那些幺蛾子现在怕是早就嫁为人妇,相夫教子了。
  “这怎么能怪祖父?要怪,也只能怪二太太这个做生母的,将大姐姐教劈叉了。再说自古以来,有亲生母亲教养的姑娘,哪个需要祖父教养呢?大姐姐心气高,二太太又不会教女,有这样的结果未尝不是好事。只盼着她经一事长一智,以后都改了罢了。”若是不改,那也是她自己的人生。
  “唉~,罢了,不提她了。时间不多了,祖父还有些个好玩意给你。你院子里的东西也要收拾归整。等明日祖父进宫给当今请安,咱们祖孙再聊吧。”
  刚刚贾小妞已经跟贾代善说了当今叫他时常进宫的事。贾家没有站队,所以去见当今,贾代善也不打怵。当今也正是因为贾代善在这方面的聪明,对贾代善另眼相待。
  那些个老臣,差不多都站队了。只要一叫到跟前说话。那些人保准话里话外,或明示,或暗示自己哪个儿子好,哪个儿子德才兼备可为储君。
  也唯有贾代善没那个‘上进心’,所以当今与贾代善说起话来,很是自在。
  再加上年轻时那点交情,在年老的当今心里不断的放大,贾代善这小老头的光辉形象一下子就窜高到了八尺八。放眼整个天.朝,若论圣宠,那都是数一数二,不掺水的。
  前两年,当今就直言不讳的问过贾代善,你孙女是板上钉钉的十九皇子妃,你就没有想过要让你孙女当皇后?
  当时贾代善便说了,您若是不在乎十九皇子降低官员俸禄,全方面的缩减财政开支,让您剩下的儿子都面临喝西北风的困境,他也对自家孙女当皇后没意见。
  然后当今就再也不曾问过贾代善这个问题了。
  毕竟真相太血淋淋了。
  选别人,儿子们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但要是选了老儿子,那好吧,不但儿子的下场不会好,就连皇室宗亲,以及列位大臣都要饱经风霜了。
  忒造孽了。
  新娘子的嫁妆,除了古董等物是越旧越好,其他的都必须是新的。
  只闺阁中的很多东西都是贾小妞喜欢并且特意收藏的,所以这次回门后,放在荣国府里的旧物也会被收拾一番送到皇子府那边去。
  当然了,像是贾小妞穿旧的衣服什么的,在成亲前两天,贾小妞便将这一季新做的都送给了身边的丫头。
  她爱美,也会美,家里富贵,未婚夫宠着,本人又不差钱的情况真的整不来勤俭节约的作派。而且贾小妞自认她肩负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重任,如何能够死抠着不促进商品买卖流通?
  消费,是有钱人的责任,她责无旁贷。
  话说回来,探春一季六套新衣,惜春一季十套,到了贾小妞这里,却是二十套打底,料子又好,做工也精致,她的那些旧衣裙一季穿下来,仍如新做的一般。她院子里的丫头们都是极爱的。
  娇养着的贾小妞,每到换季的时候,都会将前一季的衣裙送给身边的丫头。这也让贾小妞院子里的丫头整体穿戴都比府中其他人那里的好。
  虽然拿旧衣打裳人这事,每次贾小妞都想到原著中王夫人给袭人旧衣的事情。不过贾小妞却自认为她没有施恩于下的心思。
  旧衣裙送了人,剩下的料子,以及家常戴的首饰,书籍,玩器便都装了箱子运走了。这些事情自是不需要贾小妞来操心,今天也从皇子府那边回来的鸳鸯全权负责了起来。
  鸳鸯虽然成亲了,不过贾小妞还是习惯叫她鸳鸯。至于旁人叫她什么,贾小妞却是不管的。
  将贾代善给她的体己交给鸳鸯,让她打包后带回皇子府。说话间,府里也备了一份礼送了过来。
  这是回门时娘家给姑娘捎回去的礼,意味着有来有往。贾小妞接过礼单,随意扫了一眼,同样交给了鸳鸯,让她处置便罢了。
  这种礼都是依例置办的,没什么稀奇。
  看时辰已经不早了,贾小妞换上皇子妃大妆起身去荣禧堂与府中众人道了别,在二门处上了轿子,离开了。
  依依惜别啥的,贾小妞还真的没有。毕竟只要三个月后出了宫,无论是她想回娘家,还是娘家人上门做客,都不是啥大问题。
  谁让皇子开府后,府里不会住着婆婆呢。
  ╮( ̄▽ ̄)╭
  回门一般是在天黑前就要赶回婆家去。因此下晌离开了荣国府,水源便带着贾小妞回宫了。
  贾小妞回宫后,先和水源去给当今和皇后请过安。之后当今将水源留下商议黄河河堤的事情,贾小妞便一个人回了汪洋海。
  晚膳的时候,当今留了水源和几位大臣一起用了。贾小妞收到了她男人从御膳桌上抠下来的几道难得的菜品后,便一个人用了晚膳,半躺在暖炕上打发时间。
  红绫宽腿裤,洋红的绣花斜襟小袄,一身小媳妇装扮的贾小妞躺在暖炕上,又美又娇。
  “娘娘,这是今儿白天送回来的话本子。”豆芽与豆苗各自端着几本整理出来的话本子给贾小妞打发时间。
  坐在一旁做绣活的晴雯见了,连忙站起来将屋中各处用红纱盖着的夜明珠都亮了出来。
  十八颗夜明珠直接将整个寝殿照得犹如白昼,那奢华到奢侈的得让人都不敢相信这会是抠门的十九皇子的寝殿。
  没错,就是当今的御书房也没他这般奢侈。当今还是要顾忌一下他的个人形象的。
  现在整个御书房也不过是点了几十根蜡烛,就这,水源一边跟着一群大老爷们开会,一边还心疼的直抽抽。
  一根蜡烛十五文钱呀!一晚上就烧掉他好几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一年就有……
  败家呀,真败家呀~
  御书房的烛火一直点到很晚,因着宫门下钥,那些议事的大臣都被留在了宫里专门给大臣留宿的地方。
  水源则是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脚下不停的回了他的汪洋海。
  抬头看一眼宫门口上的三个字,水源便觉得自家媳妇这起名字的水准真不低。
  配他。
  回了寝宫,水源吃了一碗贾小妞吃过觉得好,特意给他备的宵夜后,水源便轻手轻脚的进了寝殿。
  水源没觉得贾小妞没等他回来就睡觉有什么不对,贾小妞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个时代妻子应该有的谦卑,正因为两人都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新婚的小俩口过起来竟跟老夫老妻似的。
  话又说回来,能不是老夫老妻的感觉吗?
  这俩坑货都认识多少年了。
  笠日,水源因着户部的事情,只得早早起来去上朝了。贾小妞一直睡到自然醒,这才在唐嬷嬷的轻哄下起床洗漱用了早膳。
  待膳毕,皇后身边的刘嬷嬷便亲自过来请贾小妞去中宫说话。
  贾小妞有些懵,不过还是换了身皇子妃常服出门了。
  到了中宫一番拜见,贾小妞便坐在离皇后最近的位置上了。
  “家常无事,都喜欢干些什么呀?”皇后想了想,便找了个比较安全的话题准备打开聊天模式。
  然而,她却低估了贾小妞的脸皮。
  “回母后的话,儿臣往日除了正经事不干外,其他的不过是些吃喝玩乐罢了。”
  皇后:……
  刘嬷嬷:……
  如此理直气壮,当真平生仅见。